前几天,和几个企业家朋友谈投资的事情。他们手头上有一些闲钱,想做一些原先业务之外投资业务,他们都提到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投哪些行业更好些?尽管有“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不赚钱的企业”一说,但行业选择也是一个投资关键节点。“如果现在有一笔钱,只可投资养猪和互联网行业,你如何选择?”开玩笑的话题,却引发一场的激烈辩论。
毫无疑问,从去年和今年的互联网企业表现来看,互联网行业可算得上高增长行业,也是一个投资热点。高速成长的凡客、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企业以及成功上市融资的人人网等,作为行业成功案例,激发了这一波互联网投资热情。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所发生的232起投资共分布于22个一级行业。其中,互联网行业投资毫无悬念的遥遥领先,第一季度发生投资案例45起,共涉及投资金额6.93亿美元,几乎接近2010年全年互联网7.18亿美元的投资金额数量。进入今年第二季度,互联网投资风头更劲,旅游搜索引擎去哪儿网获得百度战略投资3.06亿美元,母婴社区网站妈妈网获得腾讯战略性投资5000万元、C2B电子商务平台响应网获试客联盟千万元投资等等。在这高增长的互联网行业市场中,也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增长率高,还不存在强大主导企业的市场,如团购、移动互联网等;另一状况,增长率高但已存在强大行业领导公司的市场,如门户网站、网上购物等。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业务门槛低,一个商业模式,几个人,一个网站就可以开始启动公司。实质上,互联网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规模决定成败,为了做规模,前期需要不断“烧钱”。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规模已较大的互联网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更值得惋惜的是,很多互联网企业因为资金不济,死在黎明前。而规模效应,决定了互联网行业在各个细分市场中只有几个可以维持下去,其他的,要么苦苦挣扎,逐步消失,要么被人兼并,失去菱角。并且,一旦失败,留下的只是“浮云”,几乎没有固定资产可清算。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行业是一个进入门坎很高的行业,做互联网不但要有相当敏锐的触觉、持续变革的思维,还要有持续的融资能力,资本、技能门槛都很高。
对于养猪,显然这是一个传统行业,增长率较低。
增长率低的行业也有两种状况。一是增长率低而集中程度低的市场,这个市场可能易于进入,但要获利却会较困难。养猪就是这样一个市场,农村家庭都可以养猪,并且可以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很多人不认同养猪是获利困难的行业,今年猪肉价格飙升,5月份比去年同期上涨80%,养猪不是很赚钱吗?实际上今年猪肉价格飙升,就是去年、前年养猪不赚钱,很多人退出养猪行业引起的供需暂时失衡所引起的。我可以肯定,今年猪肉价格高,养猪的人多起来,明年人们又可多吃肉了。增长率低的行业另一种情形,增长率低且存在强大主导公司的市场,如方便面制造行业,这是后来者很难进入的行业。我们认为,如果要进入这些低增长的行业,必须实现行业创新或者价值创新,需要重新考虑行业价值创造模式,否则,进入这些行业将困难重重。
根据以上的几种情形,我们建议投资选择行业时的几个原则:
进攻——
一个增长率高而并不存在强大的主导公司的市场,取得成功的机率和获取的收益都很大,是优先选择的行业,要主动进攻。
慎重——
增长率低而集中程度低的市场可能易于进入,但要获利却会显得困难,除非可以通过行业创新获得新的价值。
试探——
增长率高但已存在强大行业领导公司的市场将难以渗透,但通过细分市场、上下游产业,间接享受行业高增长带来的价值。
远离——
增长率低且存在强大主导公司的市场必须远离——它已经被现有行业主导者竞争者控制了,又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支撑新进入者去打破这局面。
“丁磊既做互联网,又养猪!”这就是投资的魅力——“只有不赚钱的企业,没有不赚钱的行业”,这又涉及到另外的二个话题:如何实现行业创新?你的资源与能力?丁磊曾说过:“我只养一万头猪,这不是网易的一项投资,而是公益事业。网易做这个事情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再赚多少钱,是希望探索出一个可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提供农村工作机会的又能全国推行的养猪流程和模式。”我想,丁磊养猪更多在于“探索全国推行的养猪流程和模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