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其他市场缓慢增长甚至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奢侈品市场正在加速狂奔。根据麦肯锡的研究,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达到800亿元,2015年则将达到1800亿元,届时中国将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20%强,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全球知名奢侈品牌也在中国市场加快了扩张步伐。路易威登(LV)2005年仅在中国10个城市开设门店,现在已在29个城市开了36家店;古驰(GUCCI)扩张速度更快,从2006年的5家门店扩张到现在的39家店。巴宝莉(Burberry)CEO艾伦兹(Angela Ahrendts)更是积极宣称,巴宝莉计划短期内将中国的分店增加到100家。
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成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富裕阶层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观念的迅速提升。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富裕阶层人数增长迅速。根据福布斯中文版的研究,2010年中国高净值人士(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达到38.3万人。而根据麦肯锡的数据,中国年收入在30万-100万元的富裕家庭人数正以每年15%的速度在不断增长,到2015年将有560万户家庭达到这一收入水平;上层中产阶层家庭(年收入10万-20万元)目前已经达到1,300万,2015年这一数量将达到7,600万户。随着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提升,这些人群都将成为奢侈品最主要的消费者,是奢侈品在中国快速增长的强劲驱动力。
这一趋势在我们今年采访的几家企业中也得以印证。玛莎拉蒂全球首席执行官韦斯特(Harald Wester)介绍,2010年玛莎拉蒂共向全球客户交付新车5,777辆,其中中国得到400辆(实际订单550辆),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意大利及英国的玛莎拉蒂全球第四大市场。2011年一季度在中国市场售出142辆,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中国市场也一跃成为玛莎拉蒂全球第二大市场,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会继续保持第二大市场的位置。
继别墅、豪车之后,中国富豪们也越来越热衷于购买私人飞机和游艇。他们对尺寸和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并且要求更多的个性化定制。知名游艇制造商圣汐游艇(Sunseeker)中国CEO 卡明斯基(Traugott Kaminski)表示,今年在中国的销售量至少比去年翻一番,他担心的是订单太多,船厂不能按期完工,以及能否招到足够的、合格的船长和船员。
在中国奢侈品的下一轮增长中,一线城市仍将保持领导地位,但二三线城市的增长潜力巨大。相比奢侈品第一大国日本而言,中国一级市场尚未饱和。比如路易威登在东京就有12家店,而在上海和北京均仅各有3家;路易威登在日本其他27个城市设有45家店,而在中国一共只有36家店。这说明中国市场,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扩张策略正由一线城市转向二三线城市。劳斯莱斯将在中国目前8家经销店的基础上,分别在武汉、天津、重庆3地开店。劳斯莱斯去年全球销量为2,711台,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其仅次于北美市场的第二大市场。宾利在中国增长速度也很快,2010年在中国交付815辆,目前在中国约有2,500位车主,其增长动力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将在温州等地新增5家经销商,深耕中国市场。玛莎拉蒂今年在中国新增的4家经销商都选在二三线城市,分别是武汉、温州、天津和厦门。路易威登继在成都、武汉、西安、太原等城市开店之后,今年年初又将其新门店开到中原城市郑州。卡地亚甚至将其触角延伸到义乌等具有较强消费力的县级城市。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正逐步成熟起来,并孕育更强大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消费者喜欢具有国外传统的奢侈品产品,但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偏爱专为中国设计、包含中国元素的产品——这在新兴的中产阶层消费者中尤其如此。这也为更加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中国品牌带来了机会。
中国品牌也正尝试向奢华进军。来自上海的蒋琼耳与爱马仕合作,打造“上下”品牌,希望从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根基中寻求养分,建立有东方气质的奢侈品牌。比如“上下”的产品常常从明代和宋代的传统家具和器皿中汲取灵感,希望复兴中国传统之美。蒋琼耳给“上下”制定的目标,是做来自中国的“爱马仕”,即便需要花几代人的时间和精力来打造。
中国钟表企业飞亚达(FYITA)也正尝试进入高端钟表领域。今年3月,在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博览会(Basel World)上,飞亚达携带其精心打造的“艺”系列手工掐丝珐琅腕表等产品,进入有“梦想之馆”之称的1号国际品牌馆参展,与百达翡丽、宝玑、欧米茄、劳力士等国际大牌同馆展示。这是该展馆第一次出现中国品牌。当然,中国品牌在打造奢侈品牌的道路还很漫长,需要向欧洲品牌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比如飞亚达为了提升员工的审美能力,每年要花费巨资组织相关人员到国外看表展、看卢浮宫、看米兰罗马,提升对美的感觉,并从每个细节向欧洲同行学习。
来自台湾的陈立恒则希望在艺术工艺陶瓷领域创建高端品牌“法蓝瓷”。他的策略同样是借助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化,走的路径是与故宫及各知名博物馆共同设计产品。2003年,法蓝瓷由北京故宫授权设计了一套福海腾达系列,售价在40万元。而最近法蓝瓷又与台北故宫合作开发富春山居图的系列作品,以及以吴冠中画作开发的作品系列。这些跨界的设计都为法蓝瓷带来了不错的收入和声誉。
这些中国品牌在向奢侈品牌进军的过程中,或者积极向国际奢侈品大牌学习,甚至与其紧密合作,以期获得快速提升。尽管路径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强调了“中国元素”,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精华,希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
下一轮奢华:未来增长在何方
评论
编辑推荐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