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市场与"双轨式"的赚钱体制


一个社会的经济问题——即:如何解决资源的稀缺性和社会中人的需求之间永恒的冲突的问题——理论上讲有两种解决模式:要么,按照权力、等级来对稀缺资源进行配置,要么,基于产权和自愿交易,使稀缺资源“自动地”流向价值最大的地方。第一种模式,也就是我们称的计划经济模式,第二种模式,市场经济模式。

中国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进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许多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由于诸多原因仍然保留。导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后果就是:目前我们这个社会其实存在着两套性质上完全不同的的赚钱体制。一种,我把它直白地说成是:依靠权力赚钱,另外一种,则是依靠在市场中竞争、靠讨好消费者挣钱。当然,依靠权力赚钱在制度上有多种表现(如垄断的国有制,各种为相机性地利用权力留下空间的审批制度等),权力到金钱的转换也有诸多表现形态,很少有赤裸裸地把权力转化成金钱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确实也可以说,依靠权力赚钱也并不容易,也无非是不同的个体根据各自不同的约束条件作出的最大化选择而已(一个善于讨好上级的人面对的约束条件同一个善于讨好消费者的人面对的约束条件是不一样)]。但就不同的赚钱体制对于整个社会经济产生的系统性后果而言,我相信任何一个头脑健全的人都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依靠权力赚钱,对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后果而言,一定是坏的。

怎么个坏法?

第一,它会侵蚀掉对于维护一个社会正常运作所需要的公平感。设想一下,你在市场中辛辛苦苦地与其他企业家竞争、以及讨好消费者赚钱,而有些人却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而获得财富,你会怎么想?

第二,它会将很多人的才智吸收到这个轨道之中,而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这个轨道时,这个社会从长远来看只会衰败而不是繁荣。想象一下,当一个社会中超过一定比例的个体都陷入分蛋糕,而不是做大蛋糕的游戏时,这个社会怎么繁荣?当然,现实中由于制度上已经限制了可以进入这个轨道的人的数量,因此,往往是,只有那些裙带关系者可以进入这个赚钱轨道。

第三,它会侵蚀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运行所需要的互惠伦理,而取而代之以一种弱肉强食的掠夺“伦理”。

在市场中,个体只能通过诉诸他人的需求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和他人之间倾向于形成一种健康的、互惠的关系。但是,在依靠权力赚钱的体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退回到了野蛮社会中——谁更有“办法”掌握更大的权力,谁就可以分得更大的蛋糕。

当两种赚钱的体制并行时,它是一个不均衡的状态;从长期来看,我们这个社会有两个可能的发展方向。要么,第一条赚钱的轨道变得来越来越窄,越来越多人依靠讨好消费者赚钱,如果是这样,意味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要么,第二条赚钱的轨道变得来越来越宽,或者说,影响深度加剧,一部分人从这个轨道上所获得的财富占据整个国民财富的比例越来越大,如果是这样,则意味着,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朝着一个不好的方向发展。 

“双轨式”赚钱体制这个问题,要真正去解决它,当然是一个政治问题。不过,考虑到政治问题又总是与一个社会中的人对于基本事实的感知和认识不可区分的,有必要首先让更多的人明白,在中国很多被指为市场造成的问题(像贫富差距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污染导致一部分人致病、致穷的问题),分析起来实际上是残留的计划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造成的问题。而认识不到这一点,反而要求更多的权力介入,这只能导致问题进一步严重,同时,也为那些依靠权力赚钱的人提供了进一步强化旧体制的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