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通胀诊断1——系统失衡


端午节小游远郊彭祖山,山不太知名,算清静,还有些鸡鸣犬吠,可路上确是令人心惊!那一片区域曾是放眼望去尽是草莓园、提子园的地界,如今竟是工地,本以为在强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笼罩下,房地产的扩张该消停一阵了。不成想一路工地铺陈开来,夜雨初晴的路上工程运输车、水泥搅拌车搅得尘土飞扬。

不用说这些曾经粮食蔬菜水果基地的消失会对于市场供应有什么影响,通胀之所以一路飙升与可耕地资源转化应该有直接关系,尽管不一定是唯一主要原因。

 

追根溯源,这种土地资源的持续转化又是土地控制权各方博弈的结果。就观察结果看,又是一种不可控的螺旋式互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根据政策层面的紧缩政策不断出台,可以判断的是不是脑膜炎型的通胀,而是肢体神经信号传导中互动不良,不过系统控制上的冷热失衡就非常明显了。

从通胀指标的表现看,这种过程应该不是四川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