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绩力的四个基本特征


品绩力的四个基本特征
 
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在物质生活已不虞匮乏的当代社会,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已从追求富裕生活转为追求优质生活。优质生活的范畴极为广阔,不仅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基本元素,而且包括健康、心灵、情感等由内而外的方方面面。换言之,现今人们向往和追求的是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环境,一份持续发展的事业、一段称心如意的关系,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我们现在所有对事物的判断都取决于我们过往的体验,现在让自己累积更多赢的体验,可以为我们未来创造优质生活。而优质生活之于我们更是一种体验,而每个人因生活经验与观察角度的不同,对优质生活的诠释和定义也不尽相同,不管优质生活对您而言是简单的生活、安全的生活、环保的生活、自然的生活、丰富的生活、效率的生活,抑或是缓慢的生活,优质生活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获得成功,活得快乐,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获得“成功快乐”的体验。这是体验经济时代的真谛。
 
品绩力是生产力最活跃的要素,是体验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可以体验和训练的,也是相互影响具有影响力的。品绩力最终取决于“你是谁?”这样一个简单问题的答案。问题虽然简单,却是一个心态迁善的过程,是一个人生目标的选择。而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回答,乃取决于与你直接交往的人和你形成的关系。任何伟大的人物为此都经受了最基本的行为修炼!
 
有品绩力的行为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一,以基于原则性的力量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在本质上是双向的,它取缔了影响过程中对地位、身份、财富等外在力量的依赖。沟通的开放性表现在“共同思考”的过程,双方在交互思维中探寻的是与小我个体利益无关的客观真理。以原则为基础进行沟通还提供了双方能力发展的机会,并强化着企业领导人或经理人与员工的信任关系!第二,坚持组织利益为中心。组织利益超越了狭隘的个人角度并始终在沟通者之间展示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原则和组织利益毫无疑问使它的代表者显得强大!个人分歧和情绪的破坏性得到了限制。
 
但是要使你的行为真正能够体现这些特征,你必须首先依靠用心灵对如下四点做出的承诺来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1. 坦诚,讲真话;2. 遵守诺言;3. 公平待人;4. 尊重他人。
 
品行不是一种态度或立场,品性是经历修炼而发展出来的内在能力,只有这样的能力才有可能形成发自心灵的诺言,形成巨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品绩力。
 
坦诚与讲真话。看来简单,实际上是一种艰难的能力!认识到一件事情的正确性与自觉地按它指向的原则去行动,这中间还存在巨大差距!这个差距可能来自约束(内在的与外部的),也可能来自感悟、体验与教训,但最终来自从善如流的境界。当讲真话成为了一个人的识别特征时,这是一笔巨大的资产、财富,你成为了人们可以信任的人,你同时具备了极高的交往效率。
 
讲真话,首先意味着不刻意歪曲事实,能够对判断、意愿和事实做出区分;其次,讲真话还意味着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更不会为了迎合某种势力或屈从压力而发表虚假想法。
 
讲真话需要勇气,暴露真实的自我就立即脱离了“掩体”,有时这意味着准备接受质疑、攻击,甚至承担责任。这需要把诚实由衷视为价值的人品。
 
讲真话还意味着远离非分之图。背离事实的言谈背后掩藏的一定是把他人视为傻瓜的机巧或者不良动机,无论如何这都会失去他人的尊重!
 
坦诚还意味着成熟,因为有时你还需要对保守秘密的责任与口无遮拦做出界定。
 
遵守诺言是显示信任力量的另一重要行事作风。这也相当于就未来的事也讲了“真话”。
 
当一个人有了守信的名声、讲真话的名声,它的可信度已经超越了时间。
 
信诺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的深刻责任感;信诺是一种魄力,当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出承诺时一定为实践诺言有可能面对的付出做了充足的准备!守信的人是成熟的,深知“轻诺必寡信”的古理,做出每一承诺之前都会深思熟虑。知道失去信用的代价。
 
公平待人同时也意味着公正处事。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须戒除有可能造成偏私的因素;其次,公平与公正也是需要能力的事情!做到公平有时会涉及复杂的局面,需要拿捏适度、权衡形势、做出判断、顾全大局,紧急情况可能还需要果断担责。
 
考验人的是,许多事件处理的公平或公正,是依靠不同寻常的过程得来的。你可能面临挑战、压力、威胁,只有良知并不足以保证你能做到公正,但是职责又不容你回避做出临机决策的责任,除了记住兼听则明你需要排除外部干扰,果敢行事。
 
公正有时是事后得来的,没有人能保证在信息不全面、前景模糊、意见纷扰的情景下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承担责任的首要表现就是闻过则喜,勇于改过,承担责任,无怨无悔。
 
万事都是中立的,所有的好坏、对错都是我们的判断和演绎。品绩训练的价值天平中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大”与“小”,“先”与“后”、“有效”与“无效”等考虑,这与单个个体的利益关注的角度与思维模式是有相当差异的。这势必也会导致他与训练者个体之间发生经常性的冲突。但这又从反面强调了发展信任的重要性,失去信任的企业领导人或经理人在任何失误面前都会显得脆弱。
 
尊重他人则是这四要素中最需要智慧的一环。在这里下属被放到了与你平行的位置上。
 
尊重意味着平等,意味着把对方当成成熟的人,有着同样责任感的人。
在分歧中,尊重意味着努力理解对方而不是迁就或简单赐予同意。做出理解对方的努力、与对方分担责任,主动转换角度思维,交流中表现出建设性,甚至明确保留不同意见、勇敢地指出差异、鼓励对方尽量继续细化与深入思考,这些都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尊重绝非只是不侮辱,或恩赐他人。
 
尊重意味着深刻地尊重他人的平等精神。尊重是发展信任和友谊的关键环节,尊重需要智慧,体察人心。以孔子在《论语》中对“仁”的阐述为例,在回答不同弟子在不同情景下的提问时,有很多种表面看来完全不同的观点,实质上孔子每每都在进入了弟子心中。孔子总是努力理解对方,孔子是尊重他人的典范。
 
尊重在沟通中还意味着并非以共识为目标。尊重他人的企业领导人或经理人很少动用“说服”的本领,只是提供更多信息和角度与员工分享,让员工体验,也接受员工的角度和逻辑,他们沟通不是为了证明而是发现!
 
以上四点可以被看作是有效品绩训练的行为特征,但更精确和有启发的说法不如说是企业领导人或经理人的素养或品质,因为这真的是修炼后才能自为的境界。写到这里我们想起了老子的话:大道如此简单,听我之言并信守它就会获益,但却很难。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圣人也只能身怀宝玉蒙受风尘。
 
  道理的确简单,但是力量的确由此而来!最后再让我们看一看构建组织关系的因素是何其简单!跟我们大声朗诵:讲真话!守诺言!公平待人!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