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部委“三公”公开了,地方怎么办?


 

中央部委“三公”公开了,地方怎么办?

 

最近,中央各部委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于六月份陆续公开了“三公”的经费,继国家文物局、中国工程院、审计署等部委公布三公经费账单后,这两天又有文化部、民政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跟进。不过多数中央部门的账单为何迟迟不见公布?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或者还想做些动作,也难免遮遮掩掩,最终的公开是必须的。

你公开得好不好自有公众评论,对已经公开的几个部委,网民评论活跃,褒贬不一,各种各样的评价最终会给这些部委打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次很大的促进,与不公开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

“三公经费”公开是一个热点话题,这是民意表达和诉求,最初是个别地方政府率先公开,有的是基层政府这样做了,促进了中央政府的统一部署。现在倒是要反过来质问地方政府该怎么办了?

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中“三公经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此前有不少学者作了估计分析,但这仅仅是估计,究竟是啥样还要等待最后公布之后才能说得明白。

我们提倡做一个节约型的政府,“三公经费”不公开,那么“节约型政府”往往也就是一个口号,因此公开“三公经费”是实实在在向前迈近了一大步。

剩下的问题就省级以下的政府什么时候公开?

与其观望不如早早行动,在这个重大的民意诉求面前,排名最后确实是很难堪的,要比经济发展落后更难看。

只要有公开,就会有监督,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容不得你弄虚作假。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如果地方政府还有这个顾虑的话,那么真的是太落后形势了。

中国的政治民主是一个趋势,这是历史潮流,是无法阻挡的,中国要发展,要真正成为世界的强国,那么政治民主进程也会逐渐加快,因此在公开“三公经费”的问题上,地方官员不能再犹豫了。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四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