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互联网概念及发展
近段时间以来,横空出世的“物联网”被众多媒体竟相宣传报道,迅速吸引狂热的投资商和狂炒相关的概念股,成为继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家庭、泛在网络、智慧地球之后令人激动的新新科技。
其实,早在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机和网络国技会议就提出,“传感器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试提出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是RFID电子标签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筑一个由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的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的核心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用户终端延伸到了任何物品之间,进行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二,我国的重视和国家战略
我国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组成了2000多人的团队,先后投入数亿元,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江苏无锡调研时,对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提出了把传感网络中心设在无锡、辐射全国的想法。温家宝总理指出“在传感网发展中,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目前我国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在世界传感网领域,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2009年10月24日,在中国第四届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博览会上,西安优势微电子公司宣布:中国的第一颗物联网的中国芯——“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唐芯一号芯片是一颗2.4G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计算机、互联网产业不同,在“物联网”这个全新产业中,中国享有国际话语权,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三,城市建设安全智能作用和经济新增涨点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在北京奥运会筹办和举办过程中,比较广泛地应用了RFID、传感器、二维码、摄像头、无线传输等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网格管理、视频监控、智能交通、食品溯源、水质监测等方面有全国领先的成功典型应用。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将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2009年,无锡传感网中心的传感器产品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世博会被成功应用,首批价值1500万元的传感安全防护设备销售成功,这套设备由10万个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散布在墙头墙角墙面和周围道路上。传感器能根据声音、图像、震动频率等信息分析判断,爬上墙的究竟是人还是猫狗等动物。另外,多种传感手段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国和以色列的防入侵产品,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全国民用机场都要采用国产传感网防入侵系统。至2009年8月,仅浦东机场直接采购传感网产品金额为4000多万元,加上配件共5000万元。若全国近200家民用机场如果都加装防入侵系统,将产生了上百亿的市场规模。在农业精细化管理方面,已有一些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中国电信合作,将IPv6平台与传感技术相结合,开发农业化智能控制平台,通过部署在田间地头和温室大棚中的传感器,实现信息的采集和汇总,可以远程智能控制温室大棚中的天窗、加湿器、加温器等,为农业的规模化和—“唐芯一号”芯片研制成功,中国已经攻克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唐芯一号芯片是一颗2.4G超低功耗射频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可以满足各种条件下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有源RFID等物联网应用的特殊需要,为我国的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计算机、互联网产业不同,在“物联网”这个全新产业中,中国享有国际话语权,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三,城市建设安全智能作用和经济新增涨点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在北京奥运会筹办和举办过程中,比较广泛地应用了RFID、传感器、二维码、摄像头、无线传输等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网格管理、视频监控、智能交通、食品溯源、水质监测等方面有全国领先的成功典型应用。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10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将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e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2009年,无锡传感网中心的传感器产品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世博会被成功应用,首批价值1500万元的传感安全防护设备销售成功,这套设备由10万个微小的传感器组成,散布在墙头墙角墙面和周围道路上。传感器能根据声音、图像、震动频率等信息分析判断,爬上墙的究竟是人还是猫狗等动物。另外,多种传感手段组成一个协同系统后,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由于效率高于美国和以色列的防入侵产品,国家民航总局正式发文要求,全国民用机场都要采用国产传感网防入侵系统。至2009年8月,仅浦东机场直接采购传感网产品金额为4000多万元,加上配件共5000万元。若全国近200家民用机场如果都加装防入侵系统,将产生了上百亿的市场规模。在农业精细化管理方面,已有一些产业化龙头企业与中国电信合作,将IPv6平台与传感技术相结合,开发农业化智能控制平台,通过部署在田间地头和温室大棚中的传感器,实现信息的采集和汇总,可以远程智能控制温室大棚中的天窗、加湿器、加温器等,为农业的规模化和动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但是,物联网涉及范围太广,未来可运用于城市公共安全,工业安全生产,环境监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公共卫生,健康监测等多个领域。其发展重任,远不是一个企业或是一个行业能够担当,产业链以及跨行业合作成为必然趋势。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必须由国务院牵头,政府多部门合作,打破行业壁垒,充分完善政策环境,尽快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体系,并进行共嬴模式的探索。
参考资料:
1. 南京邮电大学成立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和物联网学院
2. 无锡联姻北邮大吹响中国物联网先锋号
3. 图示IBM智慧地球的抄袭和剽窃行为
4. IBM智慧地球是不成熟的概念
5. 物联网概念引领电子
物联网发展及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