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总部经济与总部经济聚集区


2011年7月22日在首届重庆总部经济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重视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也要给重庆市本地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留下发展的空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对重庆市渝中区发展总部经济提出建议:经过合理的规划引导,形成总部经济的合力,找准自身总部经济发展的定位,分阶段推进总部经济发展,要警惕投机投资成本对总部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

总部经济是指人类在单一产业价值观指引下的经济活动中,高端智能的大规模极化与聚合。发展总部经济成为全国“十二五”转型谋发展的共识。总部经济聚集区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以及企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 

总部经济聚集区是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动力。

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省成都市龙潭总部经济城管理委员会负责人认为,“龙潭总部经济城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带动,据不完全统计,整个片区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已经超过了过去100年的总和。”

云南省昆明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昆明全市着力打造“总部经济”,云南省百强企业中有七成总部落户云南省昆明。

2011年7月23日,从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半年经济形势通报会上可以知道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着眼产业转型,对东环城路以西区域完成产业现状调查和控详规编制,制定出台了《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积极推动海航集团、际华国际等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入驻、收购和加快建设,对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增长形成了新的助力。

中国首个民营企业总部基地在北京城南崛起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面向民营企业发展的总部基地规划和建设,是北京市南城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步。总部基地(中国)控股集团董事副总经理刘士敏认为,“总部基地模式最大特点在于政府加企业的模式,这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模式。既要实现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政府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又要实现操作企业的基本商业手段” 在成功实践总部基地的过程当中,价值观比土地金钱更重要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北京市丰台区用1%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对财政收入30%以上的拉动,这说明总部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总部经济聚集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企业总部集中。企业总部占据企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这些高端部门在总部经济聚集区“扎堆”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使区域经济发展走向高端化和规模化。第二,高端要素聚集。总部经济聚集区具有非常密集的高端要素人才、信息、金融等高端要素和战略资源。第三,服务体系发达。企业总部具有管理、研发、营销、投融资、采购等不同职能,这些职能的实现对相应的服务业产生强烈的市场需求,不仅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信息技术、广告、中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餐饮、快递、超市等传统服务业也得到了提升,总部聚集区成为城市服务业体系最完整的区域。第四,产出效益突出。总部经济聚集区内,企业既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中心城市发达的现代服务、密集的智力资源、便捷的通讯信息、敏捷快速的物流等资源优势,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基地廉价的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同时,企业总部聚集发展产生竞争效应、示范效应、溢出效应等,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提升和品牌影响力增强,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产出效率和收益能力。第五,创新氛围活跃。总部作为企业的“指挥控制中心”,集中了研发、营销、战略管理、资本运营等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企业的高端环节互相交流,各项技术不断向周围扩展和渗透,同时企业为了维持其集群共同利益和提高自身竞争力,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

    对于不同区域,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的要素竞争,实现具备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链不同区段的分工与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对于同一区域,在产业融合、企业模块化的大背景下,总部经济聚集区是产业集群内企业价值链的模块化重构,形成企业高端模块的空间聚合。总部经济聚集区推动各地经济新一轮大发展。

 

 

 

发展总部经济与总部经济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