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是中国高房价稳定器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针对房地产调控的五项要求,要求严控楼市限购之后,7月20日,温总理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研究部署近期加强土地管理的重点工作提出了五项要求,而这一次的五项要求,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土地调控“国五条”。

  密集的楼市调控措施,打消了很多市场人士此前对房地产市场即将放松调控的预测,那么,新一轮调控能否达到目的。中国高房价的核心问题到底是什么,和讯网近期邀请曹建海(博客,微博)先生对此做了详细解读,以下是访谈实录。

  最近国务院常委会也通过了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新的国五条的调整措施,其中最主要是对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比较快的可能也要实施一个限价措施了。这一限价到底对于抑制房价上涨有没有用?

  曹建海:这可以看出来,国务院对房价调控屡屡无效是非常焦躁和焦急的,所以就不断提出了这个政策。当然这个政策究竟能不能起到效果,我们的政策里面最明显的就可以看出来,对部分涨幅过快的二、三线城市进行限购,这样的话,主要二线城市应该是会全部限购的,一部分的三线城市,现在一些重要城市,房价涨幅比较快的,就直接列入到限购名单里,所以,这次限购名单会大幅度增加,但是这个限购能不能把房价调控下来,根据前面一线城市的经验教训,实际上现在还不能乐观。

  对于房价的调控是不乐观的?

  曹建海:对。我们的调控,国务院还提出了很多政策,有保障房政策,土地供应政策,但是我们看中国房价迟迟下不来,其实核心就在于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其实核心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是一级政府,又是个公司,它是政府,拥有提供土地,规划城市的一个巨大权力,它是唯一的土地提供者,可以随意的规划城市,改变土地用途,进行房屋的拆迁和土地的圈占。所以,这样一个经济部门,目前就面临着由于前期投资太多,目前面临巨大债务,它迫切需要卖更多的土地来还债,所以对地方政府来说,现在看来它实际上是高房价的维护者。我在前面的文章中特别提出了,地方政府目前实际上是中国高房价的一个自动的稳定器,减震器,它就制止了房价大起大落。当经济繁荣的时候,它有很强的动机和欲望把房价推高,获取巨额的财政收入,土地财政收入以支撑庞大的地方投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