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CRB”身影观大宗商品后市


  CRB 价格指数是衡量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重要指标。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的态势、各国的货币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局势, 得出了CRB 价格指数未来可能呈现温和上涨走势,大宗商品市场将企稳走强的结论。

  近年来,CRB(商品调查局Commodity Research Bureau的缩写)价格指数屡创新高,上涨势头堪比黄金。CRB价格指数作为衡量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重要指标,其主要由19种商品构成,其中,原油占比最多,为23%,黄金占比为6%。

  CRB价格指数一方面指引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原油和黄金等主要商品的走势。对此,针对近期原油和黄金分散化走势,CRB价格指数将如何抉择?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何往?

  笔者认为,针对CRB价格指数的特点,未来其走势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全球经济发展态势

  长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态势与CRB价格指数密切相关。战后,美、欧、日进入黄金发展期,美国经济实现了20年高速增长,日本、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则持续了更长时间的增长。这使得世界资源、能源等初级品的需求出现长期大幅增长的势头,期间CRB价格指数显示出平稳发展的态势。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初级品市场供需关系出现日趋紧张的局面,1972年世界资源性价格急速上扬,1973年底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CRB指数从1972年的110点持续上涨近10年涨到337点,直至发达国家经济承受不起巨大压力,增长步伐戛然而止。世界经济从此进入滞胀、调整的阶段,70年代全球经济增长放慢至3.8%,CRB指数才随之停止上扬,呈现震荡回落走势。80年代,世界经济增速降至3.1%,90年代再降到3.0%,CRB指数基本呈现下行波动态势。特别是在1995~2002年,东亚金融危机和美国经济衰退,世界初级品需求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CRB指数出现较大回落,由350点跌至210点。

  而纵观当前全球经济,首先,美国经济复苏依旧疲软,较快的物价上涨,使得政策所刺激的消费增长被快速上涨的物价所抵消,下半年美国消费支出很难出现大幅增长。同时,美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用尽,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经济复苏动力进一步被削弱。其次,欧元区则可能受希腊债务危机的牵连,陷入主权债务危机国家都实施紧缩财政政策,拖累了经济增长,使得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缓慢。再者,日本经济的复苏势头被地震和核危机打断,连续两个季度出现经济负增长,虽然近期随着重建工作的展开,经济前景有所提升,但供应链断裂和电力不足等因素继续存在,核危机带来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经济出现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仍很大。最后,上半年以来,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已经出现放缓迹象,如果进一步收紧宏观经济政策应对通胀压力,将使经济回落持续。

  综合考虑全球经济形势和面临的风险,下半年全球经济仍将保持复苏势头,但复苏力度较为疲弱。鉴于此,大宗商品价格受到需求支撑的力量较为薄弱,CRB价格指数走势从中很少受益。

  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取向

  通常而言,央行实施的货币政策对一般物价水平会起到提升或抑制作用,CRB价格指数也随之调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均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宽松货币政策,尤其是美国两轮非常规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后,市场资金相对充足,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实际上,2005年以来,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撑下,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上涨幅度是70年代价格水平的5倍。仅在2008~2010年,价格波动的幅度就已达到了过去30年长期波幅的两倍。

  今年上半年以来,各国央行均对通胀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印度、巴西、俄罗斯的通胀率持续上升,目前已分别达到了9.06%、6.55%和9.6%,迫使这些国家频繁动用加息等货币政策工具防止通胀形势恶化;加拿大5月份通货膨胀率达3.7%,创2003年3月以来新高;欧元区通胀率自去年12月超过2%的警戒目标后,今年6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7%,迫使欧洲央行发出进一步加息的暗示。与此同时,美国通胀水平也在加速上涨,作为美联储政策目标的核心通胀率已由年初的1.0%左右快速升至1.5%。由此可见,在通胀形势的威逼下,短期内各国央行仍倾向于紧缩货币政策。然而随着经济复苏势头的放缓,通胀预期将会下跌,央行采取维持利率或者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较大。

  事实证明,尽管越南是全球通胀最严重的经济体之一,但其7月4日将基准利率下调100个基点至14%,暗示其通胀水平即将到达顶峰。澳大利亚中央银行7月5日在召开月度货币政策会议上,也熄灭了加息的气焰,维持4.75%的基准利率不变。鉴于此,全球通胀形势很可能不久就会发生逆转,在经济未完全复苏前各国央行实施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加大。

  首先,美联储在高失业率的压力下,经济复苏乏力短期内收紧货币政策的概率较小;日本政坛的不稳态势已经危及日本灾后重建以及经济在下半年实现反弹的预期。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央行不得不通过购入金融机构手中持有的政府债券、交易所交易基金、日本房地产信托基金和公司债券等非常规手段来稳定金融市场。同时,为灾区金融机构提供低息紧急贷款,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和地区经济建设。在短期内,如果日本经济未能恢复至温和复苏轨道,日本央行仍会继续保持其所谓“全面宽松计划”;欧元区债务危机持续发酵,欧洲央行加息将会格外谨慎;新兴经济体碍于前期紧缩政策下经济衰退迹象的显现,央行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力度将有所削弱。至此,短期内的紧缩货币政策将可能抑制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但随着通胀形势的转向,宽松政策环境的显现,其仍可能为大宗商品价格提供支撑。

  美元汇率走势

  长期以来,CRB价格指数与美元走势保持着负相关走势关系。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多以美元计价,美元的疲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CRB价格指数的涨势。

  近期影响美元走势的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5月份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看,环比上升0.2%,高于0.1%的市场增幅预期,按年率计算则上升3.6%。剔除食品和能源波动之外的5月份核心通胀环比上升0.3%,取得了近3年来的最大增幅。对此,通胀预期上行压力的出现削弱了市场对美联储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这使得美元走软的趋势不会增强。

  二是美国是否会出现债务违约问题。这主要是基于市场信心层面,当前市场对美国债务前景并不看好,这难免为美元后期走势蒙灰。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时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此方面对美元的消极影响,毕竟美国债务问题只是个预期,而欧债问题已经摆在了眼前。

  三是美国经济的复苏前景。当前除了债务问题,制约美国经济复苏的就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从这点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基于此,为提振经济,美国政府倾向采取弱势美元政策用以加大出口,扩大需求。

  综上几点不难看出,美元未来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在客观条件的制约和美国政府官方主观的操控下,美元温和下跌的可能性较大。鉴于此,CRB价格指数可能呈现上升走势。

  国际金融局势依然不稳定

  国际金融局势不稳会加剧市场资金的避险需求,黄金作为保值增值的避险产品往往受到追捧。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加大市场对能源等商品供给的担忧,会推升原油等能源商品价格,CRB价格指数在此带动下倾向呈现上涨走势。

  当前威胁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关于美国债务违约的争议不绝于耳,民共两党最终能否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有待观察,但国际评级机构的表态却加大了这一风险事件的严峻性。近日,穆迪和标普纷纷表示,如果美国国会不上调债务上限导致联邦政府债务违约,它们将可能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7月13日,穆迪宣布将美国国债的“3A”评级列入观察名单。这使得市场气氛异常紧张。尽管美国出现债务违约是小概率事件,然而一旦发生却会构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美国国债的短时间违约将导致美国借款成本激增,疲弱的经济复苏将背负巨大压力,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也将受到影响,并威胁到全球金融和经济的稳定。二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否会恶化。正当市场为希腊迟迟不能解决的债务问题担忧不已时,评级机构又开始将苗头指向了葡萄牙,7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宣布将葡萄牙评级由Baa1下调至Ba2,展望为负面。穆迪调降葡萄牙评级一事令市场再次产生怀疑,欧债危机可能将在其他欧元区周边国家进行蔓延。这些国家很可能将需要更多官方救助。另外,由于希腊债务危机的恶化,使得欧洲银行业备受牵连,其中法国银行业是希腊最大的海外债主,共持有567亿美元希腊债券,占外国持有量逾四成。除此,欧洲银行业对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和意大利有接近2万亿美元的风险敞口。一旦主权债务危机蔓延,这些银行将遭受严重冲击。另外,据惠誉研究发现,截至今年2月,43%的美国主要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欧洲银行的短期债券,若这些银行因希腊债务重组而蒙受损失,美国投资者亦难幸免。三是日本主权债务问题也是金融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此前日本总债务水平已占到GDP的213%,日本灾后重建资金捉襟见肘,新增国债不可避免。在5月初通过的2011年度第一次补充预算案中,总额为4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来源资金已是东挪西凑,而第二次补充预算案的规模更是被业界预计将超过10万亿日元。此前,日本主权债务前景评级的下调已赚足了市场的眼光,一旦日本主权债务资信被下调,日本金融市场将备受打击,这对全球金融市场构成一定的冲击。四是地缘政治问题。虽然近期中东政治局势有所缓解,但阿拉伯世界的分裂内讧仍在持续,对石油的争夺一直是一些国家为之兴奋的事情,不排除中东地缘政治局势恶化的可能。这为原油等能源商品未来发展埋下伏笔。

  基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全球金融市场不稳定性仍很强,资金避险不可避免,黄金、原油仍可能会受到支撑,CRB价格指数将从中得到上涨动能。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复苏形势的疲软将减少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然而,随着全球通胀形势的缓解,宽松货币政策环境的延续,CRB指数将受到一定的支撑。加之,美元趋弱、国际金融局势的动荡,CRB价格指数未来很可能呈现温和上涨走势,这意味着大宗商品市场的企稳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