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在亚运后“南拓模式”规划建设沙龙上,番禺区规划局编管办负责人透露,“十二五”期间,番禺将重点开发打造广州南站、大学城、番禺新城、亚运新城等七大区域。广东省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则现场“拍砖”,认为政府规划定位要明确,不能既要GDP又要宜居,规划不能自相矛盾。 本文由《新快报》记者谢蔓采写,发表在于该报2011年8月9日第A17版,原标题为:“十二五”番禺将重点发展七大区域, 广州南站开发排首位。
番禺七个重点板块
据侯启章介绍,番禺区目前的管理人口为240万人左右,到2020年将发展到280万人。“十二五”期间,番禺区将推进七个重点发展地区。分别是:第一广州南站地区、第二大学城区域、第三传褀汽车城、第四番禺新城、第五亚运新城、第六广州(番禺)大型装备产业基地,第七国际商品展贸城。
据了解,在上述地区中,广州南站核心区的详细规划已经出台,番禺新城已进入建设阶段,而莲花山、海鸥岛的规划有了新的定位和设想。其中,目前对房地产发展有更直接、更具体影响的就是番禺新城地区。目前在华南板块的核心区域有一个还未开发的处女地,专门留下来作为番禺重点功能配套区,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即万博地块、汉溪地块和长隆地块。另外,亚运城板块属于未来广州新城的一部分,不过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优先发展亚运新城这一部分。目前番禺区在亚运城的基础上做了海莲湾的规划,命名为动感时尚国际湾区,将打造番禺通往世界的桥梁。
规划有矛盾专家“拍砖”
王先庆表示,在广州的城市发展布局中,一直缺少商业的规划,过多的突出了工业布局和工业城市的走向。近年来,广州开始重视商业的规划,陆续出台了如员村-琶洲国际商业中心,白鹅潭商圈等规划。不过规划提出后,还是有很多矛盾的东西,一会儿强调GDP,一会儿又强调宜居,这是不可能一致的。“番禺区也是如此,既要GDP又要宜居是不可能的。”王先庆还针对番禺未来重点板块的规划举例说,“番禺新城核心区的万博地区,本来定位为搞商业和服务业,但后来又加进了信息产业的规划。这里面就有定位不清的地方,我认为只集中发展商业就可以了。”
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1-08/09/content_1181285.htm
附:番禺楼市将迎来第三次飞跃
来源:搜狐焦点网 作者:高巍 2011年08月08日
经过十余年发展的番禺楼市,在提出已10年的“南拓”大背景下,又将如何发展?在8月8日由雅居乐举办的“广州向南、双核时代——亚运后‘南拓模式’规划建设沙龙”上,合富置业首席市场分析师龙斌认为,番禺区楼市已经过两次飞跃,即将迎来第三次的提升,“若不是去年以来的楼市调控,这一天可能已经到来了。”
此外,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刘云亚、番禺区规划局编管办负责人侯启章、广东省商学院交流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还从大广州的发展战略、番禺区域规划及商圈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十年发展 四大变化
在此次沙龙上,合富置业首席市场分析师龙斌用数据梳理了番禺区过去11年的楼市情况。他认为,经过11年的发展,番禺的楼市已有台阶式的飞跃。
根据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数据,番禺的新建商品房成交价有两次较大幅度的提升,一次是2005-2008年,从4000元多元/㎡的均价一路升至7000多元/㎡,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有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便迎来了第二次上涨的高潮,即从2009年至今,番禺的均价已从不足9000元/㎡升至近13000元/㎡。
“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广州城市的发展、番禺区发展,以及商业的发展,还有楼市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如此分析。
而这两次的大幅上涨,正是龙斌总结番禺楼市11年来发展的四大变化之一。除此之外,中产聚集、开发商品牌升级、规划配套大提升等三方面,是其认为的另外三大变化。
即将迎来第三次飞跃
“这里是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洼地。”龙斌如此定位番禺的楼市。谈到未来的楼价走势,龙斌说,番禺目前的新房均价只相当于天河的6成,海珠区的7成,但其它方面跟老城区没有太大的差别,在部分楼盘素质上甚至超越老城区的一些楼盘。
番禺有着如此的楼价,在其他方面又有不少优势。他举例说,与珠江新城比有价格优势,和白云新城比有地价优势,与金沙洲比有配套优势,与萝岗比又有距离和交通优势。
“大市场、小政府”,这是业界对番禺过去十年发展模式的总结,这也导致其规划和配套一直饱受诟病。但在此次论坛上,多位专家均表示,广州市目前的规划正重点倾向番禺区,这将逐步改善过去“小政府”留下的弊端。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设计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刘云亚在论坛上透露,广州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以多中心布局,并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的城市结构,这其中在番禺就有2个中心,即大学城和新客站。
在已落实的方面,万达广场、海印又一城等商业配套的落址和开工,以及地铁7号线的规划敲定,已成为番禺区规划配套提升的“排头兵”。
“因此,整体价值的第三次跃升可能会,而且我认为会来得非常快。”龙斌说,“如果不是近年来的宏观调控,可能早就已经发生了。”
“上下九、北京路的衰落是必然的”
在论坛上,广东省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王先庆重点分析了番禺商圈的发展。自称“南派”的王先庆,认为番禺是广州商业的发展方向,而非珠江新城,也非广州东部。
那番禺商圈到底需要多大?王先庆提出了4个标准:“大型商业场所10家以上,购物中心50万㎡以上,年销售额300亿以上,商圈人口80万以上。”他预测,根据目前番禺区的发展情况,要达到这样的规模,需要五年左右的时间。
“虽然短期内无法与天河商圈相比,但番禺商圈的崛起意味着上下九、北京路的衰落是必然的。”
http://gz.focus.cn/news/2011-08-08/142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