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主义是美国人性格中很重要的一点。强调个性解放与自由,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权利人人平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可以说个人主义是美国人人格以及整个国家国格的重要表现以及根源所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美国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其中又以清教徒为多数。清教徒不太注重繁杂的宗教仪式,不信任“上帝的代言人”牧师、主教等。他们相信每个虔诚的基督徒与上帝之间都有一种精神上的联系,那是一种直接的,没有任何中间过程的联系。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财富多少,在上帝面前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这种深入人心的人神之间“一对多”的关系,是美国个人主义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
与中国,英国等拥有悠久君主制传统的国家不同,美国的历史是书写在干净利落的写一张白纸上的。独立战争之前,在没有任何封建思想残余的美洲大陆上,欧洲资本主义所崇尚的自由、平等观念,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比封建等级制度壁垒森严且根深蒂固的中国容易许多。独立战争以及后来的南北战争、人权运动都充分体现了美国人对个人权利的极度重视。而在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延绵不绝,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今天,等级观念也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比美国人更注重礼节,认为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我们说话和做事的方法和我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紧密相关,这就是为什么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人际关系总是显得更为复杂。美国式的人际关系是以一点为中心发散开的,而中国是阶梯状层层递进的。这其中历史的影响很大。
由于清教徒认为人与上帝之间有直接的联系,所有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个人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得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作为上帝选民的“ 标志”,最终得以升入天堂。美国人的勤奋、上进的精神和这种根深蒂固的宗教影响是分不开的。
同时,基督教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富有的美国人认为财富虽然是个人成就的象征,但把过多的财富带入棺材是一种罪过。于是,商业大亨们挥金如土的支持慈善事业,一则处于人道主义关怀,二则也是自我完善与提高的重要途径。相反,在儒教“仁爱”思想浸润了千年的中国,夏洛克、高老头式的守财奴却不在少数。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历史和宗教在美国国民性格方面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个人主义的典型表现有为人处世直爽干脆,敢于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美国人自信,乐观,但这种对本国文化传统的过度推崇造成了美国严重的文化中心主义以及过于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这种广泛意义上的个人主义恰恰是霸权主义滋生的温床。美国自诩为“city upon the hill”,美国人民是负有神圣使命的上帝选民,这使其具有高人一等的民族优越感。这种民族心理使强大起来的美国一直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相比较而言,中国儒家文化以及集体主义思想形成了中国人谦虚内敛的民族性格,崇尚君子之道的中国人最重视的品德是宽容。中国人性格里温和的一面占了主导,正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美国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并非偶然,历史、宗教因素对这种国民性格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的影响。与中国文化太极推手般的圆转反复,以柔克刚的特性不同,美国的文化则与其标志性动物——秃鹰——一致:独立、自由、刚强,追求个体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主义是美国民族心理的根源所在,一切关于美国国民性的讨论都可以从这里出发,找到答案。
个人主义--美国霸权主义的始作俑者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