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分析
2011年国内移动支付(Mobile Payments )市场规模将达52.4亿元。
先来看看移动支付的促进因素:
第一、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用户规模是任何应用发展的基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提在于成规模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易观智库预计未来数年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保持高速的发展。
第二、政策及产业各方强力驱动。不仅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电子支付产业,而且中国银联和三大电信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厂商纷纷以各种方式对移动支付市场进行了战略布局,并通过自身优势资源进行了适当的定位,有利于加速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节奏。
第三、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3G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渗透将大大降低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门槛,随着运营商3G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从终端到应用逐步成熟的3G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将为移动支付提供有利的发展基础。
第四、互联网商业模式和厂商的移动互联网化。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以及大型互联网厂商开拓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互联网用户将有望将其在互联网的行为习惯逐步扩展到移动互联网上,由此衍生的支付需求将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理想的应用环境。
第五、移动互联网新应用层出不穷。由于手机比PC更贴近个人用户,且移动互联网比宽带互联网的接入更为随时随地,因此移动互联网将可以承载不同于宽带互联网的新应用,而新应用也将为移动支付带来发挥的空间。
第六、资本对于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热捧。中国超过8亿的手机用户规模给移动互联网业务带来了极大的想象力,使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该领域的投资机会,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以及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什么是移动支付?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如何?移动支付分为哪几种类型?典型代表有哪些?
目前移动支付技术实现方案主要有四种:NFC,RFID-SIM,SIM Pass和智能SD卡。
移动支付业务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构建在移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一个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应用。移动支付系统将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其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包,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通过手机进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的途径。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MASP,由M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或与用户和MASP开户银行的主机系统协作)来完成。
移动支付产业属于新兴产业,2009上半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总量突破1920万户,实现交易6268.5万笔,支付金额共170.4亿元,咨询公司Informa报告认为,预计到2013年,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600亿美元 目前已开展了多个SIMpass试点应用,包括中国移动集团、湖南移动、厦门移动、苏州移动、广东移动、大连移动以及泰国移动TrueGroup等。
其中,湖南移动2006年下半年开始进行SIMpass试点工作,目前试用人数达500人,应用包括湖南移动办公大楼门禁,食堂消费,小卖部消费、美容美发消费及停车场缴费,已进入正常使用状态。
厦门
厦门移动已经采购两万张双界面SIM卡用于公交一卡通的应用,目前已经发放500张卡片,使用效果良好;厦门移动与厦门e通卡及建行正洽谈移动支付平台的建设。
广东移动已经确定搭建基于双界面SIM卡的移动支付平台,主要应用在广州的地铁项目;广东移动省公司及江门公司在一卡通内部应用上已经换卡2000张。
中国移动集团总部、广东移动省公司等已将SIMpass用于大楼门禁、内部食堂、小卖部等,员工充分体验这项技术带来的便利。泰国移动运营商TrueGroup已签订10万张双界面SIM卡合同,用于麦当劳、影院的消费。 南京移动全新推出的“智汇移动手机一卡通”业务,将惠及全市700万的移动用户——2010年8月12日起,市民坐公交车、乘地铁、搭出租,甚至是去超市购物、加油站加油,都能直接潇洒地“刷”手机买单。
手机以及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预测
到2015年,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1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0亿部(IDC数据)。
据Juniper调研公司预计,到2015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达到6700亿美元;而Yankee集团的预测数字为10000亿美元。
网站将移动支付分为五种类型:
把移动设备当POS机:移动钱包。目前最火爆的形式、在商店里通过移动设备的NFC等尚未步入主流的技术完成付款。代表:Google Wallet。
把移动设备当POS机:每部移动设备都是一台POS机。商家通过一部移动设备完成信用卡支付。不要和手机钱包混淆。代表:Square、VeriFone。
移动支付平台:所有其他类型的移动支付。包括所有让消费者通过移动设备向商家或其他消费者(P2P)付费的支付方式。可能在店里,也可能在网上,可通过短信完成,也可能通过NFC完成。代表:PayPal。
电信运营商直接扣费:告诉电子商家从话费里扣费。手机用户购买彩铃、游戏、数字内容等产品,费用在话费中扣除。代表:boku、mopay、PaymentOne。
闭环移动支付:商店信用卡的回归,只不过这次换成了移动设备。如果一家公司不愿意使用第三方移动钱包或平台,可以自己开发移动支付工具。代表:星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