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本书的出版人(以色列风险投资协会创始会长-价值中国专访)手中接过这本书时,我的感情是相当复杂和沉重的——首先,我惊讶于以色列现任总统竟然会为一本创业的书作序!(这本书也不是官方著作)......;接着我就想到了历史:今天,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民族-国家”是历经数千年而至今屹立不倒的,一个是犹太民族,一个是中华民族。这两个民族都经历了自己的巨大苦难、和命运多舛,但这两个民族所走的道路又是那样迥异非常:犹太民族的历史,基本上是一个被外人折腾的历史;而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是一个自己人折腾自己人的历史......——林永青
我更愿意相信,文明的竞争力就是以色列的国家竞争力!——犹太民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最大奇迹:一个“被驱逐的民族”(以色列总统佩雷斯语)在2000多年以后,用信仰、用“希望和祈祷”重建了故国!
人们总是喜欢回忆,而不喜欢想象。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是熟悉的事物,存在想象中的则是未知的事物。想象也许令人恐惧——这得冒着探索未知的风险。
一个新生的以色列的种子萌发于一个被驱逐的民族的想象力。而这段被驱逐的时间极其漫长,达2000年之久。驱逐使犹太人失去了故土,只留下祈祷。然而,正是持之以恒的祈祷孕育了犹太人的希望,维系了犹太人与祖辈的土地之间的联系。
随着以色列的建国(1948年),人们将这一伟大的祈祷植根于一片小小的土地之中。这片土壤倔强不屈,然而这里的环境却充满仇视。一路从埃及到以色列,我们穿越了茫茫荒沙,回到了沙漠之中的家。我们必须从头再来。作为一个贫困的民族来到这片贫瘠的土地,他们必须在贫瘠中发现财富。
以色列人唯一能够自由支配的资本就是人。这片不毛之地不会折服于金融发展,而只会折服于索求甚少、勇于开拓的人们。他们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基布兹(kibbutz,集体农场)、莫夏夫(moshav,土地私有、个人劳动、共同销售的农业合作居民点)、建立了城镇和定居点。他们开凿挖掘、辛勤劳动,对自身的要求近乎苛刻;但是,他们也憧憬着、开创着……
这是一个有理想、有知识的民族,然而,他们宁愿用自己的双手耕耘这片土地。当发现土地贫瘠、水源不足时,他们转向了科技与创造......
今天这个国家的欣欣向荣靠的是创新和创业:以色列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企业总数,超过全欧洲在纳市上市的新企业总和,超过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四国的总和;2008年,以色列人均创业投资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
很多人对犹太人的“聪明”印象深刻,还有人认为“信仰的力量”是以色列的立国之本。但本书作者认为不管是基因决定论还是文化决定论,都过于简单化了,不足于解释以色列。——不只是个人的聪明才智,甚至也不只是共同的信仰及同甘共苦的经历,更为基础的是,关于坚持和永不知足地挑战权威,关于面对失败、合作、使命、风险的态度。
以色列作家Amos Oz说,犹太教和以色列人始终是“一种怀疑和争辩的文化,一种解释、反解释、重新解释、反对性解释的开放式的自由问答游戏。从犹太文明开始存在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善辩的、充满争论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