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骗乱象拷问谁?
早闻仿冒难招架,
却惊拍行一笑话。
离谱习作七千万,
悲鸿大师称尴尬。
判鉴真伪谁设局?
深究要挖谁受益。
蒙骗乱象拷问谁?
打假立法是必需!
新闻链接:
徐悲鸿7280万画作被指系中央美院学生习作

2010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72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 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同时配发的还有“徐悲鸿长子徐伯阳”所出示的“背书”和“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
学生部分习作【核心提示】
7280万人民币!这笔钱,可以买34辆玛莎拉蒂,或者2400平方米北京市区的商品房,也可以,买一幅徐悲鸿油画。
去年6月,徐悲鸿油画《人体 蒋碧薇女士》拍出7280万天价。但在今年9月15日,中央美术学院首届研修班的部分学生联名声称,这幅油画是当年他们的习作。7280万,抢到的是旷世名作,还是废纸一张?
“这是徐悲鸿的作品,还是我们的习作?”以此为题,15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第一届的10位同学联名发出一封公开信,声称,一幅售价7000多万元的“徐悲鸿油画”,其实只是当年这些中央美院孩子的习作。
2010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在春拍中,以728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功拍出了名为《人体 蒋碧薇女士》的“徐悲鸿油画”。该油画的拍卖信息被发布于多家网站,同时配发的还有“徐悲鸿长子徐伯阳与这幅画的合影”以及徐伯阳出示的“背书”,背书内容为:“此幅油画(人体)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徐伯阳 2007年9月29日。”
杨松林:这张画是学生习作
7280万元。这个价格,即便配上“徐悲鸿”的名字,还是让一位北京收藏圈的老行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也正是这个价格,从15日开始,竟然和“学生习作”联系到一起。究竟是徐悲鸿遗作还是美院学生习作?15日深夜,记者辗转联系上了公开信作者之一,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杨松林。
杨松林说:“我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届研修班第二学年是1983年,我们是1982年开班的,1983年第二学年有这么一个课题,时间大约是5月份,因为我们班一共30个学员,分两个教室,这个课题是从廊坊请来的一个模特,很多同学都认真去完成这个作业,被很多人都画在纸上,班上大家印象很深,这个题材大家都很熟悉。”
单凭回忆,“学生习作”之说似乎还不足以站稳脚跟。记者注意到,随公开信发布的,还有5幅与《人体 蒋碧薇女士》类似的画作。这5幅油画,与拍出7280万的画作,显然出自同一场景,同一人物,不同的,仅仅是角度。杨松林说,尽管现在不能确定油画是哪一位同学所作,但画中模特的姿态他印象深刻,想要两次摆出同样的造型几乎不可能。
杨松林说:“人体课题在摆的过程当中不是那么偶然的,要认真教模特做出不同动作,哪个最适合于她,所以课题摆的过程不是一下就成的,大家印象是很深刻的。摆好了以后模特的动态是很协调的,而且这个人物是南方的小女孩,形象也很纯真,印象是比较深刻的一张画,同学发现以后就打电话,让我察看一下,我就很熟悉了,世界上画家的作品,特别是徐悲鸿先生,我们从来没见过他这样的作品。”
公开信作者谨慎表态
“很偶然”、“没见过徐悲鸿先生这样的作品”,从言语到声明,中央美院首届研修班如今白发苍苍的同窗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谨慎。正如另一位参与联名者,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承齐坦承的那样。
陈承齐说:“这个事说的尺寸、分寸掌握不一样了,会引起好多矛盾。”
质疑者还有顾虑,但在旁观的行家眼里,事情早已一清二白。公开信发出当天,著名画家陈丹青立即发表评论,称《人体 蒋碧薇女士》连“伪作”都算不上。
陈丹青说,这幅画你甚至不能说一张伪作,所谓伪作就是很用心地画出来的像徐悲鸿的画,然后冒充是徐悲鸿,这还好一点,这还很认真地骗人,这个完全是拿了一张不相干的画说这个是徐悲鸿画的,指鹿为马。
记者问:“您现在判断的依据主要就是说他这个人物跟他之前画作当中的蒋碧薇?”
陈丹青说:“用不着依据,我们都画了40年50年油画了,这是一个简直不用去判断的事情,所以我比较惊讶。现在人最起码的比较都做不出来,这20年代和80年代的区别,江南小姐和北方丫头的区别已经基本看不出来了。”
温和也好,尖锐也罢,从昔日美院学生到今天当红作家,所有人的矛盾都直指混乱的拍卖行业。谁来给拍品保真?谁在给中介撑腰?
是名作还是习作?15日凌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闻讯评论,这场疑云会让很多人不高兴。徐悲鸿的长子徐伯阳不会高兴,九歌拍卖公司不会高兴。而其中最不高兴的,显然是7000万买了哑巴亏的买家。如果这幅《人体蒋碧薇女士》确为当年的学生习作,这位委屈的买家只能成为“最新”的冤大头,他不是第一个,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截至15日凌晨,记者还未能与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