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教的辩证关系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语出《礼记·学记》。不学,对自己身边的存在不感知,无敏感,不研习,无透视,处于存在中的自我昏昏然懵懵然,还莫名地舒心着。好学,个体对现存时空或非现存时空的内涵热情关注与探究、乐于知晓与掌握,感知、敏感、研习、透视,齐头并进,不仅针对着现存时空,还针对着非现存时空,此时不足的感觉几乎会时时刻刻地搅扰着自身。

        教,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执教的过程会使执教者经常感受到自身的不足,讲授,传习,吐言授姿的运作中,执教者只要细细地一品味一琢磨,立即会自感不足,如坠困惑的五里雾中。

    我从教足足五十年,打从执教一年后,我就经常对别人说:“教一次等于学十次。”一旦要把知识讲给别人听,一旦要把技能通过自己的姿势运作传习给别人,原来在自己的学习中感知得不深,敏感得不够,研习得不熟,透视得不清的问题不时冒出来,让人困惑茫然。

  世界大得出奇,陆地、大海、山脉、湖泊、天空、宇宙,每一个时间和空间中都显现着深刻并丰富的内涵,只要你想到要感知,你立即会感觉到这种感知是无穷的,当你刚刚从某一点中看到或闻到一些什么,突然从这一点涌出大量的景象、音响、气味还包蕴着玄理,你会欣喜若狂,学得不亦乐乎。在学习中敏感会随着学习的开展不断升温,不断提高灵敏度,原来看到的会突然发现原来还没有看到的,原来听到的会突然感觉原来还没有听到的,原来闻到的会突然感受到原来还没有闻到的。当你在某一时空中运作,手脚来回腾挪推拽抓踢抠蹬,身体蹲跳移驻伸缩曲仰,你会从操纵和掌握中,感觉到无比的舒畅和欣悦,同时又会发现腾挪推拽抓踢抠蹬和蹲跳移驻伸缩曲仰中的不足和奇妙,略微改变一下你的腾挪推拽抓踢抠蹬和蹲跳移驻伸缩曲仰,立刻就会有更加奇妙的效应产生。在你的身边有一种特殊的物质,那就是场,就连透视也难发现,向场进军,从身边就可延伸到宇宙,无穷无尽,无边无际,浩渺奇玄,尽在其中。对场的深入是学的最高境界,对场的研探是学的最深界域。

教是一门科学,执教者不仅要掌握所讲授或传习的内容,还要具有海涵斗授的准备。另外对于自己的授业对象也须好生研究,对于授业对象的研究应该很自然地成为授业的专题内容。授业对象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学习目的、学业基础状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育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相长,凸显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教然后知困”应该是一种促发剂,是促发执教者健康成长的补剂,常取而服之,必能促发教学水平,不断随学之高而高,随学之精而精。教学相长,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