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曾有很多朋友听我说起过老子,也知道我是信奉老子的"道"的。
但是很多人奇怪,我为什么会整天奔波?道家不是讲究无为吗?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悟道,但是“道可道,非常道”这正是真谛。我所理解的道,正是无所谓正确与否,因此我的理解就是对的,也正因为此,只要他的这种思想能够帮我解决问题,就足够了,其实道与天下所有的真理一样本来就没有对错,因为正确与否都是相对的。
所以,当昨天与华育的市场人员有过一番长谈后,我决定开始自己想了很久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开始试着用道家的一些思想解释一些营销的问题。
那么今天我就来先谈谈无为。
无为的思想是老子的重要思想,古今大家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在我看来任何一种解释实际上都是为某个目的服务的,因此不能说谁的解释对,谁的错,但是大家的基本观点实际是接近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是中间的核心思想。我不是搞哲学的,因此我觉得对我所需要的用途,理解这些也许就够了。那么无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而治,而无不为。
看起来很矛盾,但是实际上不矛盾。无为的核心要点在于寻找自然,顺应自然,自然天成从而达成结果。
那么是不是就是说不要与自然斗争了呢?
不是,我认为全面的理解是应当更多的寻求自然的规律,顺应规律的与自然相斗。比如:冬天不是播种的季节,这是自然规律,如果一定要有为,逆时而作,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但是,观察、了解、熟知自然的规律后,人类可以把原来每年一季的庄稼变成两季,这就是无不为。没有逆自然的规律,而是更加了解后,利用他。
那么三峡工程是不是逆自然的呢?同样不是,水位抬高而增加势能从而得到电力同样是顺应自然的。所以,关键在于我们对自然了解多少,然后能利用多少而不是盲目“妄为”试图逆时而动,逆势而为,实际大多是徒劳的。
那么,说这些和营销有关吗?
有关,实际上营销上的无为是存在的。最简单的问题就是市场细分。了解市场其实和了解自然是一样的,发现市就场规律,然后顺应规律就是无为的做法。比如,我们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个产品很不好销,但是换了市场后立刻销量大增。为什么?没有了解清楚市场的本质,就妄做判断然后妄做销售。“有为”而终“无为”。如果对市场规律清晰的了解,对消费者心理有清晰的把握,把适合的产品投入适合的市场,“无为”也终有为。
但是这样说起来会有人认为不是会给竞争对手更多空子吗?其实不然,当营销高手相遇的时候,大家拼的恰恰是无为的能力。天天开大会动员,天天促销,天天广告不断的企业销售未必比那个把每个细节做得恰到好处,大家都各得其所,顺应市场操作的企业。
所以,无为的关键不在于对不对,而在于你是不是已经修炼到无为而能治了,如果不是,还是闭着眼乱闯吧,没办法,做事总比不做容易向老板交代啊。
写完以后,突然有感,三个月来我一直在负责公司的新业务开发工作,但是我似乎一直做得并不是开发,而是公司的推广。到现在公司的资料发出去了几百本,我们也没有天天给准客户们打电话,但是每天打给我的却很多。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无为呢?
注: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 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