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声音(2011年第4期)


参考声音(2011年第4期)  

 
 
参考声音(2011年第4期)
住房公积金网2011-6-22

    (一)近日出版的西班牙《世界报》一篇文章称,如果没有房子,那么就不一定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中国人在寻找配偶方面遇到的困难正对全世界产生重要的经济影响,因为他们减少消费,遏制了全球经济复苏。文章称,按照中国传统,单身男子要想结婚就必须有房子,而在今天,买房子需要一大笔钱。这就迫使很多人大幅度削减开支,控制消费以增加存款。如果说在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上没有消费,那么全球经济就会停滞。
  ——房产和婚姻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中国人热衷于存钱的关键理由,却不仅仅是中国单身年轻人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经济面临的难题。一般来说,中国人将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存进银行,远远超出美国人5%的比例。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坏事,高储蓄率也意味着高抗风险力。如果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没有高抗风险力,世界经济还会持续健康发展吗?(来源:《新浪房地产》) 

  (二)广西上思县2010年度廉租住宅楼工程(平广林场)B标2#楼,4层柱直径为12毫米的HRB335主筋,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均不合格,重量偏差达40%。无独有偶,6家拥有特级、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共同承建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保障房。工程未毕,六家“大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21栋楼被检出质量问题,部分甚至被要求拆除重建。(据5月24日《新京报》)
  ——保障房成了问题房,着实让人震惊。保障房是为中低收入者解决困难,使“居者有其屋”的兜底政策,可以说是一项施惠于民的大好事。但是,一些建筑企业,在承揽工程时信誓旦旦,一旦工程在手,就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建些“楼脆脆”工程,这不但让人愤慨,更提醒我们,在保障房建设上,监督的力量不能缺失,监管的环节不能减少。(来源:《猎房网》)


  (三)针对中国目前以“大拆大建”拉动GDP增长的现象,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创造了一个新词:“拆毁性建设”。这种马路反复修,房屋不断拆迁等创造的增加值,都要计入建筑业,计入GDP,但实际财富和国民福利并没有增加。“建设性破坏”与“拆毁性建设”其实是双胞胎。不过,官员看到的多是“建设”,百姓看到的往往是破坏和拆毁。GDP增加的是官员政绩,被拆毁的往往是百姓生活。这样的错位,已非一日,何时终结?
  ——不论是“建设性破坏”还是“拆毁性建设”,现实告诉我们,增加的多是官员们的政绩,被拆毁的往往是百姓生活。为什么?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了,环境被破坏了。而且里面往往有很多假冒伪劣豆腐渣工程。追根求源,还是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官僚腐败一手造成的。权力过分集中导致官僚主义,一把手少数人说了算,导致急功近利,导致不科学不可持续,导致特权腐败和贫富分化加剧,导致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科研规划人员的不够重视,做不到超前规划,没有长远眼光和长远目标。所以,如果不想出现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乱象,不想出现短命建筑乱象,科学民主决策与管理最重要。公众必须对公权力有效制约。——栗彦卿(来源:《新华网》) 

  (四)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在今年1月公布实施后,住建部近日发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确定了房屋征收补偿的评估办法。其中规定,负责房地产价格评估的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征收房屋的价值将完全按照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不再综合政府定期公布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住建部表示,2003年12月1日原建设部发布的《城市房屋拆迁估价指导意见》同时废止。
  ——《办法》的出台明确了被征收人的权利。对处于弱势的被征收人来说,这的确是一则好消息。进一步说,这个评估办法对限制征收者权力、减少征收矛盾,同样也有不小的意义。但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是:按市场价补偿并不能解决征收中所有的难题。如果被征收人不接受市场化补偿呢?他是否有权拒绝搬迁,或者索要更高的补偿?一边是土地所有者,一边是房屋所有者,二者的权利与义务还是有待进一步细化。(来源:《新浪网》)

  (五)新华社周三报导,世界银行(World Bank)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Justin Lin)称,中国经济仍面临通货膨胀压力、房地产泡沫等风险。林毅夫在接受新华社专访还表示,中国需要居安思危,适时进行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相信见识过美国次贷危机的威力后,任何一个国家对房产泡沫都有所忌惮;而世界银行在4月末又上调了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考验。灵活而富有远见的宏观调控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来源:《华尔街日报》)

  (六)“爱情承诺不可靠,不如新界有一套!”、“只为皇族而建”、“贵族领地”、“豪宅新系,奢华垂范”……这些出镜率极高的炫富房地产广告直刺普通老百姓的眼球与神经。有些城市已经开始治理这些广告了。
  ——广告有罪吗?不一定!资本的本性就是追求最大程度的剩余价值。房地产商为了追求最大剩余价值而去做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广告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普通公众为什么会被刺激到呢?深层次原因还在于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的扩大化。是治理广告重要,还是促进社会财富公平分配重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原载于《住房公积金决策参考》2011年第4期(总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