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9日,人民网启动IPO,拟在A股上市,融资5.27亿元。(据《京华时报》2012年1月10日报道)
由于笔者对人民网了解不多,因此特地到网上下载了他们的招股书来,结合网上的一些评论,以比较中立的角度来看,觉得这个招股书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一、第一大客户是财政部
招股书披露,人民网的第一大客户是财政部,自2008年至2011年上半年,人民网每年对财政部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收的29.53%、22.07%、22.23%、13.02%。
问题一:一个广告收入占了营业收入一半以上的网站,其第一客户的贡献度竟然连续三年超过了五分之一,2008年甚至达到了差不多30%,这样的比例,会不会风险太大?
问题二:人民网的绝对控股大股东是人民日报社,其政府背景那是不用说的了,而现在人民网的第一大客户也是政府部门,而且还是极高的营收比例,那么,是不是同时也凸显了人民网市场竞争力太弱,只能靠关系混饭?
问题三:财政部不是盈利机构,人民网如此之高的营收比例来自财政部,算不算是用纳税人的钱使公司业绩更好看,然后上市,再圈股民的钱?
二、税收优惠的影响
招股书披露,“自2010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税收优惠。2010 年和2011年1-6 月,本公司享受上述税收政策优惠金额合计分别为2,024.88 万元和905.68万元,分别占当期税前利润总额的25.68%和29.93%”,然后,招股书也承认,“若上述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享受期限到期,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好了,税收优惠占了税前利润总额的25.68%和29.93%,这说明了,人民网的盈利能力并不怎么强。要知道,人民网的民间竞争对手如新浪、网易等,可没有“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的身份,是享受不到这份税收优惠的。
三、人民搜索的离奇净利润率
招股书披露,“截至 2010 年12 月31 日,人民搜索经审计的总资产8,133.84 万元,净资产8,089.18 万元;2010 年实现营业收入0 万元,净利润为3,089.18 万元”。
营收为0元,这个好理解,因为毕竟在试营业,没收入也很正常,但是,净利润有三千多万元,那么,这个净利润肯定是来自于营业外收入了。
招股书中提到2010年的营业收入0元,营业总成本是2046万元,净利润为3089万元,也就是说,营业外收入应该是5000万元以上。但是,很遗憾,找遍整个招股书,并没有看到人民网披露这个神秘的营业外收入的情况,这就使得这个超高的净利润率显得更为离奇了。
四、虚高的设备价格
招股书中披露了项目的投资概算,由于笔者对信息相关的软硬件的价格行情不是太熟,不好评价,但是,对其中的一项,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设备购置明细”第54项,“Iphone、ipad 等”,购40台,单价1万,合计40万元。
请问,什么时候iphone、ipad的价格变成一万一台了?诚信何在?才几千元一台的设备,虚报的空间也有限;窥一斑而见全貌,其他软硬件设备的价格,不说也罢。
人民网上市,我等屁民是不敢有什么意见的,而且,人民网背靠大山,有着“国家级媒体”这样的公信力,再加上政府喜欢扶持这样的“转制文化企业”,那么,在未来的三五年内,在激烈的互联网市场竞争中,即使它不转变经营思路,都还是有一定的竞争力的,要上市,也没什么不可以。可是,作为投资者,我们不禁要问:从招股书来看,人民网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什么优势,它是一家好公司吗?就算三五年内有政府扶持可以支撑下去,那五年以后呢?它未来的价值究竟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