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正人先正己


  季康子问政,也搞来一堆什么“忠、敬、劝”一类的东西出来问孔子。其实他和当时的诸侯国的国君以及那些世卿们,都存在一种悖论,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上级,已经是不将国君或者天子们当一回事,心中已经完全没有一点的所谓君臣的概念。另一方面,他们又想得到下层完全的效忠。所以他们一方面也在宣扬着所谓的忠臣节义的概念,另一方面有害怕。他们其实也是非常矛盾的。所以他们虽然自己都不喜欢那些忠义礼节一类的东西,但是希望别人都有那样的观念。呵呵,但是所谓的“忠”也最好就到他那里为止。可是世界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呢?

  既然他一这些“忠、敬、劝”的概念来问孔子。孔子回答也是非常不客气的。这一章我们可以与《论语》中第十二篇,《颜渊》篇里的12.17 ~12.19 三章连在一起看。尤其是12.17孔子的话作为参考。那一章孔子是这样说的:“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感不正。”

  孔子的话其实很简单,意思就是“正人先正己”。孔夫子太了解季氏想干什么,所谓的回答,都是在告诉季康子。要想得到老百姓的爱载、拥护和尊敬;你要作的,就是自己先作到你想得到的那些。先把自己作好,再去要求别人。同样的,如果自己作好了,不用去要求,百姓自己就会给你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