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大涨行情只是刚刚开始


       今天上证指数下跌1.39%,虽然未能延续昨天的大涨行情,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A股的大涨行情只是刚刚开始:

  1、增量资金源源不断。继昨天有公开报道,南方某省(应该是广东省)将在短期内,将1000亿元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最多预计可投资300多亿元的A股。这个规模,比起汇金小打小闹的数亿元增持,是重大利好。

  不仅如此,今天《第一财经日报》近日获悉,监管层除了适当加快审批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构资格的节奏之外,还将推动QFII总体额度上限的增加。目前QFII机制的审批额度上限是300亿美元,新增的QFII额度有望在此基础上再上一个很大的台阶。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对本报记者称,QFII和人民币QFII额度上限均有望大大提高,甚至超过现有规模一倍以上。

  韩国央行今天也宣布,已经获得中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牌照,将投资中国证券市场,并将逐渐加大人民币资产投资。

  2、虽然央行昨天进行了169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相当于降了0.2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但昨天收盘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短期品种继续飙升,全线突破7%大关;其中,隔夜利率上涨189.42个基点至7.3667%,7天利率上涨182.67个基点至7.4117%,14天利率上涨140.50个基点至7.8267%,1个月利率上涨88.92个基点至7.7992%,其余期限品种变化甚微。按以往规律,市场资金利率上涨时,股市会有下跌行情。可见,昨天的上涨不仅快速收复了上周五和本周一的“失地”,而且上涨点位和上涨幅度之大,是2010年和2011年从来未有过的。显然有较多的资金已认为市场已进入了右侧交易的区间。

  3、两大板块的下跌预测熊市的末期。在2010年和2011年超过1000点的熊市行情中,医药和酒类股,由于业绩增长稳定,得到了避险资金的持续追捧。但最近,医药股和酒类股大幅下跌,即使是云南白药、贵州茅台这样的市场大众情人也未能幸免。这意味着什么?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避险资金开始由防御转入进攻,另一方面,市场最后的风险开放释放,两大板块的补跌,意味着市场的风险可能已经释放殆尽。

  4、创业板泡沫萎缩可能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性的平台。今天创业板综指再创盘中与收盘新低,但较2011年12月1220点的最高点,已经累计下跌了49%,而50%的跌幅,一般是比较强的支撑位。实际上最近上证指数的下跌,除了今天之外,好几次受创业板综指的拖累。在创业板跌至一个平台位后,预计未来对上证指数的压力将减小。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创业板在持续大幅下跌后,令市场比较充分地认清了创业板,这有利于遏制创业板上市公司“三高”发行对市场资金的抽取力度。事实上,如果没有创业板过去两年以明显高于中小板新股的市盈率和超募倍数大幅融资,这两年的熊市的跌幅也会小得多。

  今天还有个事情不得不提。招商银行与中信银行1月17日晚间均发布了公告。招行公告称,该行已收到中国银监会与人民银行的批复,同意其发行不超过200亿元金融债,所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小微企业贷款。中信银行的公告则称,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决议,计划发行不超过200亿元、期限不少于5年期的次级债,募集资金将于补充该行附属资本,以提升资本充足率。同时,中信银行还将发行不超过300亿元、期限不超过5年期的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今天,各媒体多数以“快速启动融资”、“银行业再融资依然凶猛”为标题报道此事。有趣的是,一些市场机构居然也将此解释为今天A股下跌的三大理由之一。这个市场真的愚蠢到了这个地步?截至上午10:50,盘中招商与中信银行的跌幅也明显高于股份制银行。这说明银行发行金融债被市场认为是一种利空。很显然,市场的解读是完全错误的。最近股份制银行发行的近3000亿金融债,是专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的,既有利于宏观经济,也有利于增强银行的放贷能力,并提高经营利差。市场错误地将金融债与用于补充资本金的次级债混淆在一起。

  自从去年大概10月开了融资账户以来,一直没有买进,目前虽然还有几万元现金可以加仓,不过考虑在春节休市前动用融资账户中的信用额度。不过,我一向认为普遍人最好不要入股市买股票,就是今年股市涨100%,最终也只是少数人赚钱。不建议一般人买股票,也不建议加仓,更不能融资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