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医学院的研究学者们发现了一种存在于两种调控细胞生长的蛋白质之间的新型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成为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的新药物靶标。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类型。
淋巴瘤是一种源于淋巴球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类,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占30%--35%,是一种常见且发展迅速的血液恶性肿瘤。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化疗以及生物疗法,例如单克隆抗体利妥昔(Rituximab),偶尔也有放射治疗以及骨髓或干细胞移植疗法。
这一次,研究学者们发现了淋巴细胞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与关卡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K2)之间的复杂分子与功能关系。ERK能够调节细胞增殖与存活,而CHK2与细胞DNA损伤应答有关。另外研究还首次证实,这两种蛋白质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水平比在非癌性细胞中的水平高。
研究作者之一,医学副教授罗纳德·B·加顿豪斯(Ronald B. Gartenhaus)介绍说,他们发现CHK2看起来能够调节ERK的活性,虽然具体机制还不清楚,但是两种蛋白的相互作用能够成为治疗中的优势,也就是同时运用ERK抑制剂与CHK2的抑制剂将会比采用其中任何一种药物治疗杀死的癌细胞要多得多。因此,以ERK 和CHK2为目标的组合药物疗法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消灭癌性细胞,将极有潜力成为治疗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的方法。
并且,本文的第一作者博士后研究员戴博杰(Bojie Dai)说,实验室研究已证实,采用化合物抑制ERK和CHK2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明显的损害,他们希望这种用于两种蛋白的新疗法的副作用相对轻微,因为它们只以淋巴细胞为治疗目标。但是,他们还不清楚这种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是否也适用于其他种类的淋巴瘤。
新发现淋巴瘤的治疗靶标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