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及租税原理》前言


 

一九九二年,我在<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时候,系统地学习了劳动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的生产与剩余价值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产价格规律、资本主义地租等等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内容。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给我留下了疑惑和不解:其一、商品价格既然是由生产商品过程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价值)决定,那为什么还要有个“生产价格规律”,还有一个就是资本主义地租所表现出来相同面积不同等级土地上农产品总价格,在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致的条件下,既然劳动价值相等,为什么价格总是不相等?肥沃土地上总是比贫瘠土地上所产农产品总价格要高;其二、商品中所包含的的劳动量(劳动价值)既然决定商品的价值,那这个价值量与使用价值量是一种什么关系?;其三、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既然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不能提高劳动价值,那何需提高劳动生产率?人类所追求的到底是所谓价值还是财富?价值与财富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毫无疑问,劳动价值论是过往经济学领域,关于商品价格决定的所有经济理论中,表述最清晰、逻辑性最强、结构最完美的学说,简直无懈可击。但是,结合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的价格现象,总是给人一种还缺少什么的感觉,感觉对价格现象的分析不够透彻,有一种缺憾感,究竟哪里不对,说不上来。这种感觉困扰了我将近二十年,直到二〇〇八年,在分析资本主义地租和“社会再生产平衡理论”时,才稍稍有一点突破,并认识到社会总商品价格高于社会总商品的劳动价值,使社会总商品价格不是围绕着社会总商品的劳动价值上下波动,而是商品价格围绕着高于商品劳动价值的某个点上下波动。为此,于二〇〇八年八月写了一篇不成熟的论文《劳动价值论的悖论》。

特别是近十年以来,在中国学术界,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议日趋激烈,当然主要是和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争议,关于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以及创新的争议,还有就是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价值论。总之,对于价值论的认识处在一种比较混乱地状态,但大体上不外乎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成本价值论、价格均衡论,还有一种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价值论”,就是把物理学的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和理念加进来论述价格决定问题,以及多元价值论、知识价值论。现在的状况,据说在大学经济类专业的一些教授和讲师以及大部分经济类专业学生,都把西方经济学做为最实用和最主要的课目来学习,至于政治经济学,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有人去关心。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现阶段迫切需要一种明晰的、切合于市场经济实际的、可以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为大家所易于理解的价值观点,来表述商品的价格决定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市场经济活动。

二〇一〇年春节过后,在网络上无意中发现了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随后又找到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才知道古典经济学,由威廉.配第所创立,接着由富兰克林对劳动价值作了最早的、有意识的详细说明。其后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主要论述了财富,以及财富与劳动的关系,而大卫.李嘉图则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亚当.斯密说:“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亚当.斯密又说:“在两个相隔很远的时期里,等量谷物(即劳动者的生活资料),比等量金银或其他货物,似更可能购买等量劳动。“就一世纪一世纪来说,谷物比银更适合于作为尺度,因为在这场合,等量谷物比等量白银更有支配等量劳动的可能。反之,就一年一年来说,以银为尺度又胜于谷物,因为在这场合,等量的银比等量谷物更有支配等量劳动的可能。”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第一章论价值开篇说:“商品的价值或者所能变换的任何另一种商品的量,取决于其生产所必需的相对劳动量,而不取决于付给这种劳动的报酬的多少”李嘉图说:“价值和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财富取决于充裕程度,而价值取决于生产的难易。工业中100万人的劳动总是生产出相同的价值,但并非总是生产出相同的财富。”在论地租那一章里,李嘉图又说:“如果谷物价格昂贵是地租的结果,而不是它的原因,那么,价格就会相应于地租的涨落而改变,地租也就会成为价格的构成部分了。但是,规定谷物价格的是用最大量劳动生产出来的谷物;地租决不会也决不可能成为谷物价格的构成部分。”“这样说来,农产品的相对价值之所以上升,只是因为所获产品的最后一部分在生产中使用了更多的劳动,而不是因为对地主支付了地租。谷物的价值是由在不支付地租的那一等土地上,或用不支付地租的那一份资本进行生产时所投下的劳动量所决定的。谷物价格高昂不是因为支付了地租,相反地,支付地租倒是因为谷物昂贵。”纯碎的劳动价值论者指出:亚当斯密的错误,在于他混同了劳动量与劳动价值,没有能够把劳动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区别开来。并批评亚当斯密在价值决定问题上摇摆不定。对于李嘉图,则指出由于李嘉图学派不了解劳动与劳动力的区别,并且混同了生产价格与价值,就使他们的劳动价值论陷入了绝境。对此,重新引用上述“谷物的价值是由在不支付地租的那一等土地上,或用不支付地租的那一份资本进行生产时所投下的劳动量所决定的。”其中“或用不支付地租的那一份资本进行生产时所投下的劳动量所决定的”可为明证。劳动价值论做为商品价格决定的所有经济理论中,表述最清晰、逻辑性最强、结构最完美的学说。其中,一九六〇年出版的《用商品生产商品》,庇若·斯拉法运用劳动价值来说明商品的相对价值和剩余产品,对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是目前为止,关于劳动价值对价格决定问题的最高水平的逻辑与数学论证,他所运用的就是社会再生产循环,并把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平衡作为论证的基石。而我发现 “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平衡”是无法运用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来使之平衡的,要么“社会再生产平衡理论”是错的,要么劳动价值论存在重大缺陷,要么两者都出了问题。

思考财富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研究前人的著作,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前人的理论研究结果,而是要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用心感受前人的思维方式。亚当斯密为什么没有能够把劳动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区别开来?李嘉图为什么混同了生产价格与价值?这背后是存在某种因素的,肯定是有某种考虑,但决不是所谓阶级因素;而对于庸俗价值论者,我不能排除他们的阶级因素。人类的劳动无论是生产性还是非生产性,这种劳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财富还是追求价值,毫无疑问,人类所追求的只能是财富,而价值只能是衡量财富多少的一把动态的尺子。李嘉图说:“价值和财富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财富取决于充裕程度,而价值取决于生产的难易。工业中100万人的劳动总是生产出相同的价值,但并非总是生产出相同的财富。”劳动价值与其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人类不会欢迎低生产效率的等量劳动价值,但一定会双手赞成高生产效率的等量劳动价值所代表的财富。一个独立系统经济体与另一个独立系统经济体之间相比,产品种类品质全部相同,前者所有劳动生产率都是后者的两倍,当两个经济体之间等价交换时,前者绝不会拿两升谷物来还后者一升的谷物,最多一升换一升。这就是说,他们之间绝不是交换劳动价值,而是交换财富。财富价值是本书所要阐明的基本概念,将会做为一个基础来展开对于商品价格的决定问题进行分析,并用严密的逻辑推理与数学计算来证明商品价格由财富价值决定。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商品价格决定的描述,供需平衡理论实际上不能算是一种“理论”,而只能是“描述”;因为在生产条件已知的情况下,可以用财富价值的观点准确的计算出商品的价格。

必须明确,劳动价值与财富价值是相关关系,等量劳动仍将作为计量财富价值的基础和参照,但劳动价值不是商品交换的价格决定,决定商品交换价格的基础只能是财富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劳动是唯一的财富源泉与价值源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并不是交换价值。西方经济学说中,关于劳动、土地、资本“三位一体”或者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位一体”价值创造论,实际上就是“要素价值论”,这种论说把价值的形成条件当成了价值创造本源,对此,在论证价格决定问题时将会分析。

到现在为止,本书只是完成了大致的构架,手稿还没有完成三分之一,也很凌乱,在发出时要即时整理,只有利用空闲时间整理和写作,所以后续发出的速度不会太快,但这足以表述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希望与读者共勉和探讨,期待批评、指正。

 

                                                      臧东峰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有兴趣的同仁,不妨关注本书,虽然本书正在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