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待革新的目标:国有资产经管体制


亟待革新的目标:国有资产经管体制

我们一直以来说国有经济是稳定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无论国际金融危机的风云变幻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的国有经济不倒,中国经济就乱不了,可我们这样说时却忘记了我们往往会以偏概全。

中国的事就是这样,我们经常会为了一厢情愿的某一个说法而耽搁数十年。我们惯于采用一肥遮百丑的方式去对充满人间的痛苦视而不见。

石油三巨头的价格争议一直就困扰着市场和大众消费者,石油行业的人均收入高出国民平均收入的好多倍;股市里的居高不下的IPO与黑幕般的发行机制几乎榨干了拿着吊命钱支撑着中国股市不至于跌至地壳底下去的股民们干巴巴的钱财;大型国企抱团取暖,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大型建筑工程并豢养了一大群随你怎么反腐倡廉也反不完的贪腐案件;电讯垄断,金融垄断根本就没能被关卡重重的所谓市场管理机制所盘活;中铁的胡乱投资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历历在目,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切的教训;而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用油,食品和蔬菜瓜果等消费商品的物价指数却就跟没人理睬的破垃圾一样,任由其抢钱架势的突兀价格一飞冲天。

似乎我们的经济安排就是在国家“抓大放小”的政策中走向了国家利益与居民利益的不相干境界。大的弄完所有重要资源并形成硕果累累之后归政府,小的在任人宰割并形成恶果连连之后归民众。世上哪有这样的便宜事,居然还能大行其道,如此还怎么能长治久安?

不能任由国有经济继续充当这个风雨飘摇市道中的红色保险箱,而只让极少数人在这个保险箱里惬意地不动脑子地吸吮着过盛的奶水,而让大多数人就蹲在狂风大作的冷风霜雪中风餐露宿而不得善终。

国有体制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任免监管体制,抑或经营利润的留成机制都应得到全面的改革。按照严格意义来说,国资委的管理体制还是有值得商榷之处。既然是国有资产,而且还体量巨大,就不应该只归于各级政府或派出机构管理,而还应当纳入严格而不走过场的人大监管与考核;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任免更不应该完全归于政府任免机制,而应该纳入公允的市场监管机制的法定评议并由人大直管,从而避免目前事实上的安排即将退休的官员们在临走前去捞取高年薪;国有企业的股份化应当充分开拓思路,充分公平化而又易于受到社会公开监督的发行机制的确立既能吸纳社会游资的进入,从而又能缓解目前的市场投机与投资无门所造成的市场价格动荡,还能有利于普通百姓吊命钱的投入,这也才能充分体现出国有资产等同于国民资产所有。应当特别提出的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问题,石油巨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经营成本长期居于世界第一,却照样厚颜无耻地反复向发改委要巨额补贴,事实上,大型国企的经营绩效问题正在成为下一步改革的核心问题,不改掉这种关起门来自吹自擂的粪土生涯就不能取信于天下人心,国家犯不着为了这一小撮人的高福利和臭名昭著的市场行径而继续背着这一口黑锅。

进一步搞活国有企业有利于当前民生经济的活跃,有利于国有经济在国际大动荡背景中提升抗风险能力并真正站稳脚跟。国有企业的全面改革有利于惠及民生并提升国民对国家利益的认同感。国有企业的深度改革还能帮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中安稳度日,并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着手进行全面的国企改革才是摆脱贪腐滥权悖论阴魂不散并通往中华民族繁荣共富的唯一道路。

国家不能总是抱持着一种只求保险的保守思路,以为抱稳了钱财就能平稳度日。其实当今世界潮流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动荡时代,人们莫衷一是,左眼右眼都在跳,你总不能指望着“抱着财去跳岩”还能通往光明的明天吧?

放开经济的进一步改革,以此解开增进民生福利的关键性羁绊;放松经济决策中的行政管理方式,将其纳入到国家参与、市场监管与人大监督的体制以内。革除国有企业现有的高福利体制和人满为患而不思进取的高收益状态,并将行政管理状态下对资源的优势占有转换成受监督的国有资产和民众资产共有的占有状态。

铲除人间不平是推动人类前进的主旋律,谁也不能例外,就此中华民族还在等什么呢?

 

老夏

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