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并不是不要血性
什么是理性?有两种:一种是从个人角度考虑的理性;一种是从国家角度或集体角度考虑的理性。从个人角度看,理性就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从国家或集体角度看,理性就是国家或集体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
讨论,也有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统一问题。若互相之间的概念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讨论意义不大。
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强调理性,主要是从国家角度考虑,就是注重从长远看,或注重从整体看的最优解。
对待敌人,理性是最佳原则。理性并不是投降。投降敌人的人,其实是既没有理性,也没有血性。汪精卫投降,既不理性,也没有血性。
理性不是不要血性。血性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这样的血性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同时,理性也需要血性的力量。若理性没有血性,这样的理性就是软弱的。理性是血性的主宰,血性是理性的力量。理性和血性,本质是互补的。二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力量。
理性要求对待敌人不要莽撞,不要一味地硬拼,而是要求掌握战术和战略。战斗和战争是科学,不是硬拼。红军反围剿,硬拼最后就是失败。正确的战略战术就是理性的体现。
血性是原子弹,但原子弹需要理性来把握,否则,乱投放,就可能不但毁灭不了敌人,反而毁灭了自己。理性,就是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脑子清醒。请问,脑子清醒好?还是脑子糊涂好?打击敌人是稳、准、狠好?还是乱打好?砸日本大使的车,就是没有理性的具体表现。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对于解决问题是一点作用都起不到的。
建设好自己的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是官本位,这是最长远的选择。对待周边地区的骚扰,我们应采取灵活机动的原则,这里既有原则性的把握,也有艺术性的体现,对政治智慧是一个考验。
目前,中国社会,既缺乏理性精神,也缺乏诚信和敬畏精神,不讲科学,不讲规律,不讲道德,个别人讨论也流于谩骂的形式,有些人天不怕、地不怕,这样的国家,如何与敌人战斗?
一个强大的民族,最终是脑子的强大,而不是身体的强大。同样,一个强大的民族,精神的强大要比物质的强大更为关键。没有精神,就没有物质,没有脑子,就没有身体。
宋圭武2012年10月11日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