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6晚在纽约长岛举行的第二轮总统候选人辩论会上,罗姆尼声称,如果他上台,第一天就会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以示将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奥巴马反击说,罗姆尼经营的生意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不可能对中国强硬的就是罗姆尼。
无论是在任总统,还是总统竞选,争相表达欲强硬对待中国大陆简直是美国政治生活中嘴仗打得最多而实效最少的领域——至少在尼克松时代之后。从政治角度而非伦理角度看,这是竞争性政治的必然现象,政治家或政客们更多是在表演,是想用这些空头支票向民众支取选票。至于上了台之后,该干嘛干嘛,外交虽是内政的延伸,但国内民众不会那么关注一个离他们那么遥远而且在他们看来没什么东西值得学习的国度,只有当失业率不断提高时,他们才可能会怪罪说,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应该给中国政府压力,不然外贸太吃亏了。
历史上,善待中国或华人的美国总统,我能想到的第一个人是第26任总统共和党人西奥多?罗斯福,是他否决了排华法案,让人觉得讽刺的是,他的后任、民主党总统、被公认为美国理想主义外交重要代表人物的第28任总统威尔逊却通过了排华法案。但那都是二战前了。毛泽东时代,中国被视为一个成天挥舞着核武器的流氓国家,约翰逊总统曾经认真考虑过是否要轰炸中国的核设施,肯尼迪则在猪湾事件后曾说过中国玩弄核武器是二战之后美国人遇到过的最危险局势。至于尼克松,1964年选战中为戈德华特助选时,他标榜共和党的立场是一贯坚决反共,但到了1968年,他被共和党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后不久,就在一份文件中正式声称“我们决不可让中国永远置身于国际家庭之外”,当选为总统后,尼克松的就职演说中提及要开创“新的谈判时代”,1972年他将越南战火扩大到中苏两国——前一年下半年,他已成为承认中国国名的第一个美国总统。尼克松接受中国邀请打算访华时,引发美国国内轩然大波,时任加利福尼亚州长的未来总统罗纳德?里根,虽然私下里骂中共是一群杀人犯,但仍受尼克松委托去台湾安抚蒋介石。
还有大量历史细节足以说明政治家眼里的外交使命,是至少交杂着政治家自身权力利益、现实与历史地位、国家利益等的多重利益复合体。美国的外交政策,至少从威尔逊之后开启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交互的传统,即便是威尔逊也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只能呆在大学讲台上,不可能呆在白宫),美国的外交政策首先要满足他们国内的利益,其次才有可能考虑国际问题。这是民主政治的必然倾向,他们不会因为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而下台,但完全可能因为某项内政政策引发轩然大波而难以继续就任,民主政治天然是短视和急功近利的——而在政治领域这本没有错。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贸易肯定是主打关系,美国政客们怎么说,中国民间无需那么激动,以为美国会为了遏制专制做出什么大动作,不会的,就像当年一直号称反共的尼克松,对于将台湾逐出联合国,给联合国留下一个没有行动能力的安理会又何曾有过歉意?美国在联合国常常欠费糜巨,不能不说与其在联合国常常几乎无法动弹有很大关系,以至于美方曾斥责联合国除了机构臃肿之外有时甚至是个腐败机构,问题是,这一后果难道不是他们自造的?
在即将举行的22日第三轮总统竞选辩论会上,会有一个专门的议题涉及所谓“中国的崛起与未来”,关心这场竞选的国人到时自然可以听听,不过,美国政治家们竞选时说什么,尤其在涉及外交方面,我不觉得有多重要,因为出尔反尔是政客的基本功,正如兑现他们有能力兑现的诺言也是基本功,无数候选人在竞选阶段说过的话到了就任之后没法兑现,连内政政策的食言美国人都能忍受,更何况外交,毕竟愿景与能力不是一回事。
所以,我的一点浅见是,无需把美国选战中论及中国问题的候选人说辞太当回事,共和党未必会比民主党对待中国政府更强硬——至少别忘了尼克松是共和党,虽然外交问题上,民主党通常比共和党要婆婆妈妈得多。
总统选辩里的中国牌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