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多重经济战略意义促使广州南沙晋级国家级新区


  谢逸枫:多重经济战略意义促使广州南沙晋级国家级新区

广州南沙晋级国家级新区系列评论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由国家发改委、广东省政府联合发布的《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出台,这无疑为未来三十年广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2012年9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规划》。这是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之后,国家为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特别是南沙改革发展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希望,是广州南沙开发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南沙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我国部分城市都在争取国家级新区的,譬如陕西西咸新区、沈阳沈北新区、成都天府新区、大连金州新区、郑州郑东新区、武汉新区、长株潭新区。在南沙之前,国家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新区有五个,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兰州新区。为什么偏偏选择广州南沙新区作为全国第六个国家级新区?其实,国务院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港澳(2008-2020)》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都对广州南沙新区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整体要求。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从2011年9月份以来,在深入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启动了《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国务院于2012年9月6号正式批复实施《规划》,表明广州南沙新区正式成全国第六个、珠三角城市华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我认为,批准广州南沙新区是国家为了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东部沿海地区科学发展水平而设立的重要的国家级新区,承担着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推动珠三角发展转型、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的重大使命。而广州南沙新区的规划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的战略举措,必将对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产生深远影响。规划建设广州南沙新区是国家站在战略高度,经过深思熟虑,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一是广东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和以创业务实精神的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从国父孙中山发动为民族独立的北伐战争开始到毛泽东为反抗国民党,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事件都传承改革与务实的精神。广东作为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的南大门和桥头堡,是沿海经济开发最早城市。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广东成为改革试验区的发源地。 不仅如此,广东人民具有务实与创新的精神在改革开放浪潮之中赢得国家认可。中国的对外改革开放起源于广东珠三角,后转移于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和长江上中游地区递进,但势头也逐渐减弱。显然,国家经济发展布局呈现出长三角发展势头略优于珠三角,而天津滨海新区则没有太多作为,两江新区近年发展态势虽猛,但是由于政治事件和经济发展势头受阻而放缓。

   二是广东珠三角再次崛起需要新的驱动力,南沙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形成强大的推力和助力。 广东和南沙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广东比邻港澳,30年前同样的优势和理由,使广东成为改革开发的先行特区;现在,同样的理由也应该让广东在国家级新区的规划和发展中占有一定的席位。而且,近日的粤港澳与30年前已经今非昔比,具有更大的发展优势和实力。从广东南沙新区版图上看,南沙则位于珠三角的几何中心,其地理位置无可替代。南沙位于祖国陆海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向港澳开放的重要门户、粤经济带重要支点和城市交通枢纽,把华南经济区在我国整体经济布局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出来,整合区域资源,就能够带动华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

   我认为,国务院批准广州南沙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上升到国家策略,主要原因是出于国民经济发展均衡布局考量与强化粤港澳区域战略合作及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等促进东盟国家地区的融合,另外是广州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意义及服务内地与连接港澳考虑,即催生新的珠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极,辐射珠三角经济圈,成为对接港澳一个桥梁与平台。从战略定位规格上超过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与上海埔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相提并论。

   一是从国民经济发展均衡布局看。广州是广东华南区域经济最强的城市,也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有利平衡各区城市群经济发展。因此,第六个国家级新区布局于广州南沙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州南沙重要的战略位置。作为对接港澳窗口与连接大珠三角和东盟国家地区的桥梁,对整个华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将超过其他的国家级新区城市。譬如长三角地区有上海埔东新区;环渤海湾地区有天津滨海新区;西南地区有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西北地区有甘肃兰州新区;华南地区有广州南沙新区,形成东南西部城市发展群,正好体现了“均衡布局”的原则。从国家层面来讲,这是对支持粤港澳战略合作又一重大支持行动,进一步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粤港澳的特殊厚爱。

   二是从区域城市发展战略意义上看。强化粤港澳区域战略合作,服务内地。同时是作为对接港澳窗口与连接大珠三角和东盟国家地区的桥梁,对整个华南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辐射和带动的作用将超过其他的国家级新区城市。这对于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引领珠三角乃至广东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也是广东省推进区域合作、广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支撑,近几年广州综合实力强势上升,促进东盟国家地区的融合。

   三是从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看,珠三角城市经济群,又称‘泛珠三角经济圈’。珠三角城市群形成华南地区大经济实体,使其成为继珠三角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进一步直接强化广州作为中国版图几何中心地位的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有利于助推兰珠三角经济圈的新一轮开发开放建设。从全省层面来讲,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新型城市的新要求,无疑是再一次具有战略性、根本性、实质性的鞭策。同时,对于在不远的将来,为广州再上一层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经济能见度评论

(谢逸枫:国家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