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南沙新区如何“错位”发展关乎新广州打造成败


谢逸枫:南沙新区如何“错位”发展关乎新广州打造成败

广州南沙晋级国家级新区系列评论 之2

   “南沙新区、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作为广东转型升级三大重要平台的“三颗棋子”, 在三方合作协调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错位”发展,实现新广州的发展目标。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讲的“南沙新区开发为突破口,打造一个新广州”。南沙要成为新广州与新型城市化下一个突破口,找准南沙新区“错位”发展方向是刻不容缓的最根本问题。在晋升成为国家级新区后,南沙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未来“小香港”或是“小新加坡”。从区域版图位置上看,南沙、前海、横琴正好连接着广东、香港和澳门,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南沙可以与浦东站在同样的舞台上一较高低,也成为与横琴、前海组成的“金三角”雁阵中的带头大哥。因此,三颗棋子如何错位发展与产业定位至关重要。

   南沙新区大开发已经箭在弦上。按照去年广州在南沙现场会汇报的初步时间表,广州将在2012年基本完成南沙新区的行政管理架构配置、区划调整、规划和政策体系建立,国家级新区的架构基本形成。从发展基础来说,南沙无疑早已具备国家级新区的底气。目前,南沙已同时拥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也是广东省唯一的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然而,晋升国家级新区的南沙亦有短板需要补齐。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发展定位的多次“漂移”。从上世纪80年代香港实业家霍英东开发小南沙以来,南沙的定位就一直在休闲区、工业区、生态区、服务区之间摇摆不定。远离广州城区、人气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较弱、人文积淀不足等,也都严重制约着南沙的发展。

   如何发掘南沙的新优势、怎样确立南沙的新定位,最关键的是南沙、前海、横琴三地“错位”发展,则关乎南沙新区开发成败,新广州的实现。在粤港澳合作的三大平台中,南沙的区位优势明显,面积最大,达到80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为585平方公里。在定位上,三大平台各有侧重点,其中横琴是作为教育、第三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前海是作为现代服务业、科技产业的发展基地,而南沙则作为综合性金融服务基地。而在金融方面的差异性上,期货交易所、航运金融是其他两个金融区域所没有的,且金融力度等都比后两者要高。南沙提出,航运金融将作为最重点的发展方向,着力打造区域性的航运金融中心。因此,南沙新区产业功能定位应该要有所侧重,前海主要是金融业,横琴主要是服务业,而南沙新区的最大优势是港口,南沙新区应该侧重于做贸易与航运及海洋产业,错位发展,形成三者的功能互补。

   南沙面对珠海横琴和深圳前海的发展,不要谈如何超越的问题,而是要依据实际情况找准定位,走出南沙自己的特色和个性。从三颗棋子定位上看,广州南沙新区是国家战略的国家级新区,作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主要是以全方位合作作为方向。而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是一国两制下“特区之中特区”的战略,深圳前海定位侧重点是深港合作共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主要是以产业作为合作方向。而珠海横琴定位侧重点是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主要是以制度与模式创新作为合作方向。按“南沙、前海、横琴”三颗棋子分析,具有相同点,一是定位同打“港澳牌”。二是区位同打“地理牌”。三是政策同打“国家牌”。四是卖点同打“先试先行牌”。

   不过,南沙新区和前海、横琴定位与产业定位会有所冲突,但是南沙新区具有比较优势。主要是南沙新区有港口,而前海和横琴没有,所谓的特殊区位与自身资源的优势。从区位的优势看,横琴靠近澳门,前海接近香港,南沙新区位于粤港澳的中心,总体来说南沙新区的区位优势比较突出。从规划面积看,南沙新区面积为803平方公里,而横琴为106平方公里,前海仅有15平方公里。南沙新区整个城市的绿地与水域面积总和相当于两个澳门,而前海、横琴的面积较小。此外南沙新区位于珠三角的中心,周围60公里半径内有14个大中城市,可以起到珠三角城市群支撑点的作用。而且南沙新区目前尚属于一片空白,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依托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规划》支持南沙新区在内地金融业逐步扩大对港澳开放的过程中先行先试,开展金融业综合经营、外汇管理等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并支持在南沙新区新设金融机构,开办期货交易、信用保险、融资租赁等业务。另外是南沙新区的特殊政策包括港澳人员往来便利化、一签多次往返、外籍居民短期内免税待遇、直通车指标数量增加、口岸通关合作示范区都为人才的引入与粤港澳直接交流带来保障,亦对金融方面的先行先试提供了更多可能。若可借鉴吸收香港的先进经验及相关法规,无论对新区本身或是全国的金融深化改革,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尝试。另外,“打造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的定位亦是南沙有别于浦东、滨海的重要特点。将建立跨境民生和公共服务合作机制,提升粤港澳公共服务兼容性;亦支持国际教育合作实验,内地与港澳、国际知名高校可合作办学,并探索职业资格证互认;同时,还将推进医疗服务合作,积极引入港澳一流医疗机构和先进管理模式,推进互认检验检查结果。

   为实行新广州目标,南沙新区依托地域优势,采取一系列改革与体制突破的创新策略。从国家层面来看,南沙除了和一般功能新区一样具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外,还拥有在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和科技体制创新、推进粤港澳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的权利。其实,南沙新区的规划上就体现出“错位”发展策略,体现出新广州的思想。一是尽快落实南沙扩容,再造一个新广州。目前尚属番禺的东涌、榄核和大岗3镇将正式划入南沙,为南沙提供更大的产业空间。对于前海、横琴、佛山新城等等区域,就拥有了更多的优势,有助于大型项目落地,有利于实现汪洋书记提出的“再造一个新广州”的目标。二是降低与港澳通信结算价格,优化通讯及信息交流环境。建立与港澳医疗机构的沟通机制,推进互认检验检查结果,使港澳居民享受更加便利的转诊等医疗服务。三是设立免税商品购物区,增强国际商业服务功能。四是建设公务机机场。五是旅游服务区。六是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完善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制度,探索建立海域使用二级市场。七是吸引国际组织、知名机构进驻,规划建设广州新领事馆区。八是南沙应该充当汇率改革先行区域的角色。

文章发表于南方都市报经济能见度

[谢逸枫:国家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