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教母解读“教练式领导”


领导力教母解读“教练式领导”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教练,最早来源于体育的概念。显然,最优秀的教练是善于用专门知识和方法激发他人热情和大幅度提升效能的激励者,其优异独特的心智(思维)方法、行为激发方式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各个行业的人才成长、团队成长和领导力提升中。

无论是竞技场还是职场,教练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有做到洞察他人的心理,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成功引领他人,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可以说,现在的新经济时代,跌宕起伏、瞬息万变的信息数据和人际表现(个人、家庭、团队、社会、客户等),颠覆了所有人的心智。崭新的人才标准、工作内容、领导者认知都在发生令人吃惊的变化,多数组织都在经历好奇、困惑、探索的特定时期,而清晰敏捷的新型领导力正在成为驱动个人与团队成长的最强劲动力。

领导者要做教练的提法,或者说“教练式领导”,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管理时尚。但是,到底什么是教练式领导?有许多总结并没有说到点子上,谈的往往是领导力的共性,而不是教练式领导的个性。对此,8月24日,应著名集团邀约,著名领导力教母,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向大家解读了“教练式领导”。谭老师认为,“教练式领导”的兴起有如下背景:

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因此需要强化神经末梢,中低级管理者甚至是基层员工不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命令执行者,也应该成为驱动企业向前的发动机,因此各级企业领导者应当以更平等的态度对待下级员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历了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部分企业面临交接班,培养下一代企业领导人时,需要上一代企业家的言传身教,就像教练一样。知识型员工和80后、90后员工比例在企业中不断增加,他们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在物质回报之外也追求更多的成就感和尊重感,而强调沟通、互动的教练式管理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www.tanxiaofang.com)老师表示,教练式领导的个性,要从教练的职业特征中寻找。教练的职业特征,不外乎是教、练、比赛和运动精神四个方面。首先,教练式领导要“教”。你要教别人,首先自己要会。所以,教练式领导首先是内行领导。正如英特尔公司前CEO安迪?格鲁夫说:“一个教练应该曾经是个好选手,因此他了解竞赛的规则以及选手在练习及比赛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当然,刘翔的教练不一定比刘翔跑得快,姚明的教练不一定比姚明投篮准,但是,总得会跑会投篮。不然,你可以去体育总局当领导,但是不能当教练。

教练式领导不仅要教怎么做,还要教为什么。文斯?隆巴迪是美国传奇橄榄球教练,有人说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练。他从来不对球员说:“这就是我的方式,你就照着做”;而是说:“我们要这样做,原因是……”这样,才能做到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所倡导的领导者的教师角色——“促进每一个人学习”。

其次,教练式领导还要“练”,要严格训练下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的业绩,激动了整整一代国人,其胜利扎根于日本教练大松博文教练的“魔鬼训练”。下属遇上一个教练式领导,当时不见得会认为是幸事。哈佛商学院教授斯科特?斯努克上中学时参加篮球训练营,遇上以严格著称的著名教练鲍比?奈特。奈特让他们整整半天反复做单调的防守站位练习,连篮球都不让摸,斯努克等中学生当时恨死这个教练了。

在哈佛商学院的领导力课堂上,斯努克有了跟当初不同的看法。他回忆说经过奈特的训练,大家都成为了更好的防守运动员。他总结说:“在工作中有些技能,只有通过重复、训练、习惯、纪律才能掌握,而通常你不会去做”,教练式领导通过严格训练,“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好的领导、或者更好的篮球运动员”。

再次,对教练的真正考验是比赛。比赛首先考验团队建设。即使手下都是明星球员,也可能输球,因此,教练不仅要带每个队员,更要打造团队。团队建设主要有三个任务:用人之长,发挥每个队员的长处;让队员互相配合,做到一加一大于二;最重要的是,要打造凝聚力,让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发挥集体的威力。

比赛还考验决策。比赛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决策必须要在分秒中果断做出,而决策既要果断又能正确的前提就是充分准备。美国另一个著名橄榄球教练比尔?沃尔什说:“真正伟大的领导人会说:‘这是计划,但是如果事情出了差错,我们就这么做;如果这么做也不行,我们就那么做。’”当然,教练脑子里不可能对所有意外情况都做好了准备,临场靠的是建立在充分准备和丰富经验之上的直觉。

比赛还有一个考验,就是失败。即使再优秀的教练,也会经常遭遇失败。优秀的教练跟平庸的教练不同,他们有勇气承受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著名田径教练、耐克公司的共同创始人比尔?鲍尔曼说:“尽力而为就是胜利。即使你失败了,也能从中学到东西。”

领导风格的不同,有一个维度就在于到底是更重视人还是更重视任务。从上面的总结可以看出,教练式领导很少见地把二者结合在了一起,既关注个人成长,又重视工作绩效,难怪受到大家推崇。但是情商大师丹尼尔?戈尔曼发现,教练式领导是最少被使用的领导方式。很多领导者说: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他们没有时间去指导员工学习、帮助他们成长。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能力。谭老师指出:

中国企业正在面临一场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教练式领导”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对以控制、指令为特征的“集权式领导”发出了挑战,教练技术就像“镜子原理”:镜子不会教人怎么穿衣服,但它会“告诉”你穿得怎么样,让你自己去作调整,教练式管理最基本的一个信念就是“彼此尊重”。

最后,教练式领导最伟大的特征,还是出自运动精神。运动的目的不是赢,而是更快更高更强,挑战极限,发挥潜能。就像伟大的企业家不以获取利润为最终目的一样,伟大的教练不以赢得比赛为最终目的,他们最伟大的特征,就是不断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