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坝水电站电价落定 “水火同价”再博弈


 中国储能网讯: 经过长达半年的谈判,三峡集团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向家坝水电站2012年度购售电合同,这批电量将被输送至华东地区消纳。

  “今年的电量供应以上海市为主。”三峡集团内部人士向本报透露,而向家坝的上网电价被定为约0.3元/千瓦时。不过目前该电站正处于试运行阶段,且目前处于枯水季节,来水情况不佳,在今年年底到底能有多少电量,尚不确定。“这部分电量也暂时不计入公司业绩,也就是说不合并报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三峡电站的上网电价保持在0.25元/千瓦时。“此前还曾有过每千瓦时低于0.2元的时期,这次的价格比以往的价格都要高。”

  然而,对比三峡电站,向家坝电站的投资成本并不算高。此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均指出金沙江包括向家坝在内的4座大型水电站,投资成本较低,性价比很高。

  “此番价格提高,也透露出国家鼓励发展水电的态度。”一不愿公开姓名的电力行业人士对本报表示,在倡导发展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国家需要鼓励资本进入到水电开发领域,但长期以来水电价格远低于火电,水电开发的热情没有预期高,此番将向家坝电站的电价提高,有利于增强水电企业的开发信心,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为“水火同价”政策的施行打破坚冰。

  利益主体的博弈

  早在2009年,发改委官员在公开场合就曾表示,将择机开展上网水电火电同价试点工作,即让水电和火电的发电上网价格达到一致。然而时间过去3年多,这一政策却仍然未全面落实。

  我国电价机制经历过多番变化,如今被采用最多的是,由国家发改委和物价部门根据“建筑成本+税金+利润”的原则,为水电机组定价,上述行业人士指出,“在这种局面下,导致同一地方的水电价格各有差异。”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冉儒学也认为,目前,我国发电上网电价存在着区域性不平衡和差异化明显的特征。在这种局面下,要将所有的统一类型的机组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定一个统一的价格,本身难度就很大。

  “不仅如此,在一个并非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水火同价其中牵涉的利益主体太多。”上述电力行业人士解释,对比火电开发,水电后期的发电主要依靠水做能源,“这是天然资源,无

  需付费,反之,火电所需原料煤价却不断提高,拖了火电企业的后腿”。

  不仅如此,由于厂网分离,也让水火同价实行困难重重。

  在国家发改委的初步构想中,水火同价可以实施,但终端价格最好保持不变。换个角度说,如果要保证好发电企业的利润,那只能在发电和配送环节,让电网公司牺牲利润。但现实的情况是,电网公司也面临着电网的兴建、旧网更新等新增成本。“若是发电公司要求提高上网电价,电网公司只会相应要求提价,更不可能减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