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不能忘了“考验”和“危险”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12年11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全会认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2012年11月4日新华社)
风正好扬帆。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考验”和“危险”,只有经受住“考验”,远离了“危险”,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勇往直前,一往无前。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不能任由腐败滋生蔓延,否则终会走向衰亡。“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这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宣示。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地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展现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坚定信心。十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处了薄熙来、陈良宇、刘志军、杜世成、郑筱萸、陈绍基、王华元、黄松有、王益、康日新、黄瑶、许宗衡等一批大案要案。不管涉及到谁,不论权力大小,都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十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坚决反对腐败,认识是清醒的。“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密切关注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始终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党从不缺少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反腐倡廉的勇气,这十年信心更加坚定,步伐更加有力,措施更加有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当反腐败斗争需要攻坚克难的时候,抱怨或后退都是没有出路的。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反腐倡廉。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因此,全党同志必须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时刻不忘“考验”和“危险”,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
应对“考验”、远离“危险”,必须讲究策略、方法对路。由于我党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所要采取的措施也就不能简单化、片面性。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紧紧围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着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定信心、加大力度,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提供有力保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旗帜,这是一项郑重的承诺,也是一项神圣的使命。为了党的生死存亡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时刻不能忘了“考验”和“危险”。只有全党同志、全体干部,都能始终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态度坚决,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警钟长鸣,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主动回应人民关切维护人民利益,我党将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并努力以反腐败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倪洋军)
相关新闻: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
时刻不能忘了“考验”和“危险”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