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山县日前出台《科级领导干部德的考核评价办法》,规定提拔干部需要先进行考核评分,其父母、邻居、甚至小区物管的意见都会被纳入评分。考核内容包括生活方式、兴趣、交友是否健康,是否孝敬父母、善待妻儿,家庭、邻里关系是否和谐等。截至2月17日,彭山县已有5名干部接受并通过了此项考核,但均在家庭美德方面被扣分,其中一名干部因很少做家务被扣两分,导致其总分最低。(2012年02月24日人民日报)
“以德为先”是提拔干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如何把“德”量化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由此,不少地方也都曾做过关于向提拔者父母、邻居、甚至小区物管等方面征求意见的探索,不过因做家务少就被扣分的事例,这在干部考核中的确还是第一次看到。
尽管彭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宁武一再强调“如此考核的目的是要让考评方式更具操作性、结果更直观,但考评分数并不是判断一个干部优劣的决定性指标,而是要形成一种崇尚高尚德行的导向。”但这种把家务引入干部提拔考核的做法还是引来了诸多的争议。
有人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例,印证了有的官员虽然是个孝子、好丈夫、好父亲,但却未必是个好官;有人担忧把做家务纳入考核范围会导致干部与家属串通一气欺骗组织;有人直指在家多做家务的干部私心重且斤斤计较,难保会干好工作……
事实证明,大家的质疑和担心是有着一定的道理的。干部称不称职、该不该提拔,关键要看能力、看政绩、看品德。一个领导干部爱不爱做家务、做家务的多或少,好像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现实中,有很多在工作上表现突出的干部,大都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舍小家而为大家”也一直是我们所倡树的精神,如此考量之下,岂不是带有倡导领导干部“围绕自家锅台转”的嫌疑?再者说了,现今县处级干部推行的是异地任职制度,他们连回家的次数尚且难以保证,又怎么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家务呢?
报道说,这位被扣分的干部向记者表示很羞愧,并保证以后一定注意多照顾家庭。试想一下,这个干部在为什么而羞愧?是为自己有一个愚昧的妻子而羞愧,还是为自己只顾“大家”不顾“小家”的愚蠢之举而羞愧?再试想一下,这个干部在经历了本次的考核之后会怎么做?是全数家务一概包办,勤快得跟个“公仆”似的;还是职责公务推诿塞责,懒惰得跟个“丈夫”似的?
应当承认,彭山县推出这些规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推动干部选拔机制创新却不是拍拍脑袋就行的,更不能像小孩子“过家家”那样近乎荒诞。——干部坚持德行考核是必须的,但考核应该采取科学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广泛听取干部身边工作人员及工作交往对象的意见等等,而至于其否爱做家务、做多少家务这样的事儿,我看就不必再揪着不放地斤斤计较了!
(李吉明2012年2月24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