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不容随意编造的 文渺 回故乡巧家县探亲访友,总有人以为我是作家,可以办一些事,来对我说这说那的人也就有几个人。本来一个平民百姓的我,就算是作家,也是无职无权的平民作家。对所有事,都无能力去管去问。所以,对亲朋好友说的事,还是专门找来问事的人。我都只有笑笑,或者安慰一下就过了。特别是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违法强撤之类事。我是连心里也不敢去想的。因为,一,不知情。二,无权过问。就是真有其事,我最多也就是安慰几句。但一次去看望退休的黄先文老师。在摆谈中,黄先文老师又说起巧家县志中对其父黄承勋老人的诽谤丑化之事。我很惊奇,此事不是以勘误解决了吗?怎么如今还在延伸呢?原来是巧家县志办在编纂巧家县志时。写到巧家人物罗文英(1919——1981)时,罗文英因由两家父母包办婚姻,罗文英向巧家县政府提出解除婚约,由任巧家国民党的县长判决,解除婚约。解除婚约后,两家并没有过任何纠纷。但写这段历史的人却以极端不负责的态度肆意编造:“黄承勋与同伴数人遇罗文英在水沟边清洗衣服,欲对其进行人身侮辱。罗手提捶衣裳棒,义正辞严,声色俱厉,毫无畏缩神色。复经旁观者劝导,黄等始离去。人称之为奇女子。这本是无中生有的事。县志出版后,经黄先文据实而争,县志编纂者才不得不作出以勘误不了了之。而这种流毒此是一个勘误而能了事的。流毒至今还在流,而且,夏吟先生根据巧家县志编纂者的造谣上更进了一步,并把夏吟先生这篇文章纳入了也具有历史作用的《百年新小历史卷》第43页。题为《(二)罗文英简介》中。在第43页倒数第11行倒数第9行中造谣道:“后黄承勋与同伴数人,适遇罗文英在水沟边清洗衣服,黄等欲对其进行人身侮辱。罗手提捶衣裳棒,义正辞严,声色俱厉,毫无畏缩神色。复经旁观者劝导,黄等始离去。人称之为奇女子。”在第48页《罗文荚——奔赴延安的金江儿》一文中第49页,第6行至第8行中造谣道:“一次,罗文英和女伴的在水沟边清洗衣服,黄某带人又来纠缠,欲对其进行人身侮辱。罗文英手提捶衣裳棒,义正辞严,声色俱厉呵斥黄某等人,黄某等人感到自己无理而离去。”在《百年新小历史卷》第48页《罗文荚——奔赴延安的金江儿》一文中的倒数第9行尾造谣道:“黄家拥大量的土地和田产,在巧家有一定的实力。”又在第48页倒数第5行和倒数第4行中又造谣道:“黄家提出不要她(罗文英)继续读书,认为女子不需要读那么多书。”倒数第3行和第2行又造谣道:“黄家坚决不愿意,用各种规矩束缚她(罗文英),甚至到她家吵闹,不许她继续读书。”这样的胡编乱造上加胡编乱造到底还要还要持续多久?! 我认为,诗、散文、小说创作(鬼怪、幻想不在内。)都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去创作,何况写历史、写志。这样的写志,只会误导人。我希望写历史志,地方志的不要想当然的去肆意乱写。更不要无中生有,搞造谣诬蔑那一套了。而且,搞错了的,一定要勇于知错认错。不要使假的历史流传下去误导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