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供应环和现代易货


  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发表

  摘  要:本文试图运用现代物流理论,探讨现代易货与传统易货,实物记帐货币与法定货币,供应链和供应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论证现代易货——这种新的物流业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

  关键词:供应链; 现代易货; 实物信用; 信用物流; 物流新业态

  一、现代易货——代表物流发展方向的新业态——信用物流

  易货交易是企业、单位(包括政府和非企业单位)和个人之间,不用现金而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等价交换行为。从信用角度考察,易货交易属于实物信用的范畴。实物信用是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各种非货币的信用行为,它和货币信用互相对应。目前它是辅助性的信用发生和流通方式。实物信用包括:借用和互相串换原料、产品、工具、设备、人员等。象企业之间的赊销、赊购、借物还物、借工还工、加工贸易、补偿贸易、实物租赁、易货贸易、BOT、记帐贸易等,也属于实物信用范围。

  在国外,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实物信用也是一直存在的。美国政府给穷人发的食品券,许多国家和地区发行的社区货币,在劳动互换、二手货交换、邻里互助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物信用最大缺陷是使用不方便,由于其信用单位不能在社会上广泛流通,实物信用的适用范围一般都比较小。但是,实物信用的总规模决不可以小视。据美国商务部估计,世界贸易的20%--25%属于实物信用结算。

  传统的易货交易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产生剩余产品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时期。斧子换山羊是经济学教材中最典型的易货交易案例。现代易货交易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易货奠定了技术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现代易货交易公司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普遍兴起,成为这些国家减少现金用量、增加销售、减少库存、开发新客户、开辟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现代易货属于实物信用的高级形式,从信用角度考察,其最大优势是在结算中使用了实物记帐货币。实物记帐货币界于法定货币和企业信用之间,属于第三方货币或者第三方信用(Third Party Credit),又叫第三方交易记录(Third Party Trade Record)。民间叫交易币(Trade Currency)、易货币(Barter Currency)、交易元(Trade Dollar)、易货额度(Barter Credit)等。

  这里实物记帐货币的发生人人有份,没有嫌贫爱富和信用分配不公问题。实物记帐货币由易货交易(服务)公司凭会员资产发行,其发行方式有多种:

  第一种是凭会员的信用分配实物记帐货币。这种方法对会员的信用程度要求比较高,只有大企业和国家之间可以使用。大企业自己组织的易货交易,由于会员之间有相对固定的供求关系,互相比较熟悉,也往往采用这种方式。

  第二种是易货交易(服务)公司用实物记帐货币收购会员的各种资产。一般是收购会员的不良资产。比如,美国的Active International 公司用Trade Credit 以市场价或批发价换取会员的有限保存期的食品和药品、利用不足的生产能力、生产过剩的经济规模、超过有效期限的库存产品、租用契约、估价过高的房地产、逾期应收项等。

  第三种是会员存入产品、服务或非现金费用,获得等额的实物记帐货币存款。比如,美国的Alpha Shopping Mall 公司,用其Barter Credit 在大多数城市可以得到食宿、筹资、促销、广告及其他服务和上千种产品。

  美国国会承认易货(服务)公司的第三方信用代理的合法地位。1983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易货交易(服务)公司的合法性,将其定义为第三方交易记录保持者(Third Party Trade Record Keeper)。美国国税局为此编制了1099-B专用税号。

  目前,现代易货有多种流行形式,主要包括:

  ——零售易货。这是指在易货会员的易货交易中,参与交易的中小企业多,易货交易量小,易货频繁,交易额少,而且用特定的实物记帐货币进行交易的易货交易。易货交易(服务)公司则以第三方身份作为记账员或结算中心来监管每笔交易。

  ——公司易货。这是由大型制造商、批发商、大型销售商或者专业易货公司组织的易货交易。这些企业往往有剩余库存或生产能力,他们用自己的实物记帐货币在自己的“小经济”圈内进行交易,可以通过易货来获得其所需要的商品,如广告、各类服务和其它新产品资源。有时易货公司也在交易中以被委托人的身份出现。

  从1980年代开始,为解决三角债问题,中国各地,特别是东北地区出现以企业之间的易货现象,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在中国的北京、上海、沈阳、大连、青岛等地还有易货公司。不过,由于在使用实物记帐货币方面缺乏政策上的支持,目前,这些易货公司运行的都十分艰难。

  ——国际易货。这是指一个国家的易货公司对另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交易公司之间的易货交易,也包括政府间的易货,俗称“记帐贸易”、“对等贸易”。美国百事可乐公司用百事可乐换取前苏联的伏特加,并使它成为美国市场上卖的最好的品牌之一。马来西亚在修建铁路时,就曾经与中国和印度的公司谈判,准备用棕榈油支付建设费用。

  目前,为解决外汇短缺和贸易不畅问题,中国与独联体、朝鲜、东盟等周遍国家之间,东盟国家之间都有规模可观的国际易货。中国政府还有开展国家易货贸易的专门的政策文件。在80年代中期,中国的牟其中曾经用中国的轻工产品换取前苏联2架图154飞机。

  ——代币易货。部分国家的部分城市发行的只能采购实物而不能兑现的代币、实物卷、实物币也属于实物记帐货币范畴。学生、老人、妇女、低收入者、失业者都非常欢迎这种实物记帐货币。

  在日本各地有130多种代币流通,为振兴当地经济,鼓励居民之间亲密关系,各地政府自己发行符号货币,仅限在当地流通。是世界上最温柔的货币。千页的代币叫“花生”,大阪的代币叫“爱神”,冈村岛上的代币则叫“谢谢你”,大和市的代币就叫“爱”。美国的50多个城市和小镇也有这样的代币。

  最近,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一些城市社区也出现了为居民之间劳动互换服务的代币。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曾经在人民公社内部实行的工分制度,也属于实物记帐货币的范围。

  世界上有多个国际易货贸易组织,其中,有两个最大,一个是国际互换贸易协会(International Reciprocal Trade Association),总部设在美国的芝加哥。另一个是全美易货交易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rade Exchanges),总部也设在美国。

  目前,仅美国就有47万家公司,包括65%的在纽约证券所上市的公司从事易货交易。现代易货每年的交易额已经达到120亿美元。

  按照物流理论,现代易货与传统易货在本质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一是交易对象相对比较稳定,一般实行会员制,有比较完善的游戏规则;二是一般都有内部结算工具——内部货币,有的叫交易元,有的叫易货元,有的叫易货额度等。交易完成后,内部货币的法定货币都可以进行结算;三是普遍实行内部授信制度,有的按会员身份授信,象QQ币一样。有的按存入实物的情况授信,有的用实物换取信用,也有大企业把库存产品赊销出去,形成信用;四是一般都有一个交易和结算的组织者,有的是大企业组织,有的是由专门成立的第三方企业组织。后者更代表发展方向。五是都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都把为会员提供信息、交易、授信、结算和各种中介代理等服务为重要业务手段。应该说,现代易货是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务流结合的最好的供应链。其中,内部授信和使用内部货币结算是其最大的特色,由此,我们可以把现代易货称之为信用物流。

  二、实物记帐货币——不会膨胀也不会紧缩的稳定货币

  实物信用最大优点是它总是与实体经济活动结合,既不会发行失控,也没有通胀和通缩问题。目前,中国国内忽视或者藐视易货,特别是部分银行中反对现代易货的人,最害怕的是,作为实物信用的最高形式——各种实物记帐货币冲击法定货币。毫无疑问,实物记帐货币是具有替代法定货币的职能的,特别是具有替代流动资金进行结算的职能。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实物记帐货币真的会冲击法定货币吗?

  实际上,现代易货发行和使用的实物记帐货币不是洪水猛兽,更不会冲击货币市场;而且,他们是最老实、最稳定的货币,是中央银行稳定货币的最好工具。首先,这些货币都不是信用发行。所有这些货币的发行都有充分的物质或者能力保证。而恰恰是法定货币,人民币目前是信用发行,没有直接对应的物质或者能力保证。如果用实物记帐货币部分取代法定货币,增加了有直接物质和能力保证的货币的数量和比例,对控制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在现代易货和现代金融创新的比较研究中,不难发现,实物记帐货币和法定信用货币虽然都承担结算任务,但是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这里,实物记帐货币和法定信用货币正好形成一系列的互补关系。

  

  从控制金融风险的角度看,法定货币是国家发行的,因此,国家也承担着全部的货币风险。而国家风险最后还是要由全体社会成员集体无差别负担,贷款企业或者项目造成的损失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而实物记帐货币风险实际上是企业和个人发行的实名信用,其风险将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不需要国家承担。如果用这些货币部分取代法定货币,增加的风险将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不需要国家承担的货币的数量和比例,整个国家的货币风险将降低,而风险分担的公平性也将改善。

  实际上,如果中国的中央政府象美国那样承认内部货币的合法性,只需要中央银行成立一个类似社会信用管理局的机构,在计算机网络的帮助下,就完全可以把这些货币管理好。

  承认实物记帐货币的世界和历史意义在于,它打破了国家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打破了大银行、大券商、大企业、大机构垄断金融、垄断信用的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了信用分配不公平的问题,使广大中小企业和所有劳动者获得了货币发行权,使市场经济的所有实体都成为信用发行的主人。这将有力地促进解决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这实际上有利于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金融制度,而国家发行法定的信用货币,大银行、大券商、大企业、大机构垄断信用,全体社会成员为风险买单,是有利于大资本发展的、地地道道的资本主义金融制度。中国和世界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平问题所以存在或者长期存在,金融制度的落后不能不说是一个关键因素。

  三、供应环——供应链的最新发展,运行实物记帐货币的重要前提

  按照供应链理论,我们在讨论供应链的时候,往往涉及的是最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讨论最多的是由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组成供应链。当然供应链决不只是这一种形式。和最终需求相关的供应链还可能有:

  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建筑开发商,

  供应商——生产商——出口商等。

  另外,在中间需求领域,在各种各样的重工业企业之间还有许多供应链,比如:

  煤矿——电厂——钢铁厂——机械厂等。

  在易货交易实践中,特别是在解决三角债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在重工业企业之间,在中间需求领域,广泛而大量存在可以形成封闭回路的供应链——供应环,比如:

  煤矿——电厂——钢铁厂——机械厂——煤矿等。

  实际上,在中间需求领域,供应商和生产商的概念已经模糊,所有的企业既是供应商,需要向其他企业提供产品,同时又是生产商,需要向其他企业采购产品。有时,两个企业还互有需求。比如煤矿和电厂之间,煤矿需要电,电厂也需要煤。再比如,钢铁厂和机械厂,钢铁厂需要机械,而机械厂又需要钢材。比较长的供应环有时涉及10多个企业。

  1990年代,鞍山钢铁公司在清理210亿元的三角债时,曾经发现和利用了7000多个与其有关的供应环。据不完全计算,东北地区企业之间可以利用的供应环有几十万个,甚至上百万个。

  我们讨论供应链,应该考虑最终需求,要考虑消费。但是也要关注中间需求,关注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特别是企业之间的供应环。

  实际上,消费者劳动也是生产行为,当我们同时考虑消费着的消费和劳动行为时,我们在最终需求领域也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供应环。美国许多易货公司就为消费着提供易货服务,消费者用信用消费后,通过劳动或者出售结算。

  按照中国1997年的投入产出规律,每1元的GDP(最终需求),需要1.63元的中间投入。研究企业之间中间需求的供应链,其价值量远大于最终需求的供应链,中间需求供应链价值量大约是最终需求供应链的1.63倍。

  在生产流通高度国际化的今天,如果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供应网络的话,那么,全世界所有的供应链都应该并一定是供应环。为此,供应链理论应该向供应环理论发展。我们中国的物流界要更多地关心、研究和利用供应环。

  研究和利用供应环的最大意义在于运行实物记帐货币。目前,实物记帐货币运行中的最大问题是其流通范围小,兑现法定货币比较困难,特别是在中国就更加困难。而且,在兑现法定货币时,损失太大。据我们在东北地区的实践,中国企业之间的信用(债权)兑现法定货币时,有时损失30%,甚至更多。

  如果我们把中国企业之间的供应环充分利用起来,在中国开展现代易货就是比较容易的。在我们对供应环的研究和易货实践中发现,建立供应环,关键是要把握处于供应环核心的企业,这些企业与社会上更多的企业有密切的联系。这些企业是生产钢铁、煤炭、石油、电力、汽车等工业企业、铁路、远洋运输企业、外贸企业和煤气、自来水、热力供暖企业。这些企业的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其中许多还是中央级的国有企业。

  在中国,动员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加入现代易货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首先是启动消费和中间需求,具有拉动经济的功效;其次,还有解决债务拖欠问题的巨大作用。目前中国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用问题大体上解决了,但是企业之间,尤其是中小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的信用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开展现代易货,运行实物记帐货币,特别是降低实物记帐货币的运行成本,大企业的加入是必须的。现在的问题是大企业,特别是中央级的大企业并不缺钱,也不缺信用。显然,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发展现代易货必须经过国民经济、货币和国有企业主管单位——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人民银行和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由他们具体推动。

  简单结论:供应环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经济现象,传统的供应链理论却不能解释供应环现象,供应链理论应该向供应环理论方向发展。供应环理论可以解释经济循环的各种现象。面对加入WTO以后的国际市场,面对生产、贸易、流通、服务、消费、分配的国际化浪潮,供应链理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通过供应环带动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商务流的结合;应该是充分研究、关注和发展现代易货;应该是把信用引入物流,发展信用物流。现代易货——信用物流——以会员制方式为会员授信,使用内部货币进行结算,为会员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代表了物流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曼昆(N.Gregory Mankiw) (美) 经济学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和诺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 (美)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1999

  [3] 于慧彬、李巍.解开国企债务链的有益尝试——关于沈阳实行信用中心制的调查[J].经济日报,2000年5月17日

  本文是本人申报物流高级技术职称——物流经理、物流系统工程师的论文,也是和谐的政治经济学基础研究资料之四,东方金融工作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