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
1、学习哲学的确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才行。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大学里还有相对完备的哲学教育。
2、物质的产生其规律性已经在很多物质身上搞清楚了,它就是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的转化。
3、于新出来的“宇宙大爆炸”之类的理论,相信也不会超越物质的规律。至少到今天,还没有哪位科学家指出其物质产生的不同之处。
4、现代知识分子,因为 有广博的书可以读,很容易陷入唯心主义。
【对话部分】
尊敬的崔老师,最近两会开得热闹,不知道您去了没有。不管他们会议开得如何?咱们的精彩继续:
【第一辩题】{一、自诩为唯物主义,但搞不清楚世界为什么是物质的,物质为什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为什么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甚至连“物质是客观存在”的都不讲,还要在那里讲所谓“唯物主义”。大家知道,包括宇宙在内都存在着一个“产生”或“来源”的问题,而现代天体力学、天体化学也已证明、验证了现在的物质产生于宇宙大爆炸。在大爆炸初期,温度极高,当降到十亿度时,产生了中子等物质……}
张海勤驳斥如下:(注明:文中崔老师所说的“张海勤说的”不一定“是”事实上张海勤说的。)
1、 哲学(注:我说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因为在崔老师的刺激之下,我不得不强调自己的身份)是人以“人”为主体,研究客体的科学,哲学不需要知道一个物质或者说宇宙是怎么组成的或者是物质是怎么运动的等等类似具体问题。
2、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注这些客观存在的“物质”,这里的物质是被证明了都会符合某些特定规律的,也就是普遍性。看看列宁下的物质定义很容易理解这段话。
3、 至于说到“宇宙大爆炸“之类的具体的或者是对现代人类具有较大诱惑或者困惑的具体事件,用哲学的普遍原理一样可以解释清楚,只是暂时可能还不能完全解释清楚而已。
非常支持陈老师的观点。崔老师的观点是具体科学的研究,不是哲学的研究方向。说句不客气的话,崔老师用不着拿着那些“宇宙大爆炸”之类的大事件来吓唬人,它们都是哲学一以贯之的且特殊性事件而已。
崔老师在我眼里可以是大师级的、博学渊识的、通晓多种学科;但是,您在辩证唯物主义那里却是个半瓶醋。
张海勤的哲学对话(十四)
评论
1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