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强
中小企业作为在当前人才争夺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处在起步或成长阶段的小公司,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规模的不断增大,亟需各方面的人才补充,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
面临经营危机、组织变革、业务转型及兼并整合等情况时,仅靠内部培养和提拔员工可能在短期内无法解决困境的情况下,大量职业经理人空降企业势必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但是企业与空降经理人分分合合的闹剧每天都在上演,企业与空降经理人“婚姻破裂”的结局,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挥泪”时刻,另一方面成为职业经理人痛苦的回忆。有老板就说“这些空降兵不是水土不服,就是‘忽悠’几下走人了,真是伤不起啊”;还有些老板诉苦说“不请职业经理人是等死,请职业经理人是找死”,话可能有点偏激,但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
基于中小企业的特殊情况,空降兵的选择和管理失败,相比与普通员工,这些人的流动将会给企业带来惨痛的教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不仅包括招聘和薪酬成本的损失,还包括公司战略制定和执行受挫、市场机会丧失、员工士气下降、股东和员工不满等等。因此对引进空降经理人的风险管控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明确目的,慎重引进
1、明确引进目的
企业引入空降兵的正确的目的应该是需要空降兵的知识和能力去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业绩,这样,有目标,有对企业现有能力的基本判断,基本明确空降兵能力与企业目标之间的关系,这对双方成功合作实现双赢是一个良好的基础。
2、考虑文化、价值观匹配
企业文化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员工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公司高层管理者的重视,而且企业文化总是会贯彻最高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内涵单调、包容性不足、单一意志突出是在人治色彩较浓的公司的企业文化的共同特点。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企业目标,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的规章制度等上面。对新企业的人文习惯、资源状况以及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不是很了解,导致“水土不服”,就无法很快适应并充分展开工作。再加上“空降兵”都是行业的顶尖级人才,身价颇高,过于的自信和踌躇满志,难免产生高高在上,刚愎自用的弊端,其本身也不愿意接纳和适应企业旧有的习俗,这些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得“空降兵”不能融入新的企业文化,也就无法全身心地融入到企业中。企业内部会还存在不明的潜规则,“空降兵”对这潜规则不清楚必然是一个大问题。
浙江一民企医药公司,主要是销售品牌处方药,找了个外企的区域经理来管华北区,管了几个月管死了,分析原因:1、外企是资源配备充分,一个齿轮套一个齿轮,执行好就行,民企是一人管很多事,需要综合技能高,但很锻炼人;例如他不会招标,搞不定招标就等于不能卖药;2、不适应文化。外企企业文化明确,什么事情都可以放在桌面上开诚布公地谈,民企模糊,反正老总什么工作方式什么工作态度我们就怎么样;3、不适应制度。外企什么事情都要依照流程环环相扣,民企很多制度没有那么细,这与公司规模有关,需要迅速出击,需要灵活,他整天看到制度上没有就不知怎么办,需要请示很多;4、管理上没有手段和方法。外企是制度管人,有些民企还达不到,所以管人要树立职务威信,要有很强的人际处理能力,对员工也是该软则软该硬则硬,工作是同事下来是哥们,把人管好很重要。旧有管理观念根深蒂固,个性化的,适应本企业的管理手段很少。
3、平衡发展规划匹配问题
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因此引进职业经理人是需考虑企业的发展阶段、规划与人才的匹配。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分为为创业、成长、成熟、衰退几个不同的阶段。下表就不同企业发展阶段特点考虑职业经理人引进情况分析:
|
特 点 |
是否引进 |
成活率 |
创业期 |
企业还没有得到社会承认,实力较弱,但极富灵活性和成长性;企业内部的各种正式组织、规章制度和经营方针尚未健全,企业文化也未形成,管理上人治色彩浓厚;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基本上是创业者,他们的个人作用突出,各项业务的开展以企业领导者为核心。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必需拥有运作上的弹性和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的敏感性。在初创阶段,争取生存空间、开拓市场成为企业主要目标。 |
一般不引进 |
很低 |
成长期 |
企业发展迅速,主营业务不断扩展并快速增长企业组织形态走向正规化;机构相对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和健全,企业文化逐渐形成;企业创业者的个人作用开始弱化,更多地担当起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职业经理人开始进入企业并发挥关键作用。这一阶段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如何使企业获得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
可以 |
高 |
成熟期 |
企业规模、销量、利润等都达到了最佳状态,到了这个时期,企业有了一系列规范化的制度,高层更多的是思考战略性与全局性的问题,日常的管理都由中层与基层管理人员完成。企业发展的重点更多转移到维持稳定地运行和提高企业的效益。 这一阶段企业也容易得“大企业病”,即企业易骄傲自满、沟通不畅、滋生官僚主义、创新精神。 |
|
|
衰退期 |
企业的战略重点在于创新,通过组织结构的再设计、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创新、企业价值链创新、人才管理的重整、改组高级管理层、引入新鲜血液、建立学习型组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培植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
|
|
4、与团队匹配问题
5、责权利方面达成一致
空降兵往往满腔热情而来,意欲在新公司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而必须为其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这就需要给予他们明确的授权。不仅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权力行使的范围,边界是什么,而且也要让他的同事和主管了解这些内容,并通过制度来保证权力运行的顺畅。
企业需要冷静地制定相应的权责来管理“空降兵”。许多企业找到空降兵时以为是替企业引入了一个“救世主”,而没有赋予相应的权责。由于空降兵“受宠”,这样很容易造成“外来人”的自我意识凌驾于组织意识之上,难以被有效约束。因此让企业被迫陷于内外交困的尴尬境地。原有职员认为被漠视而产生抗拒情绪,而市场的冷淡反应给企业带来更大压力。情急之下,企业许多违反常识的决策也就接二连三地出台,企业的下场也就不得而知了。
赋予空降兵相应的权责后,给予“空降兵”公平合理具有竞争力的利润回报,是激励“空降兵”忠于职守、再创佳绩必不可少的举措。
打造平台,协助着陆
企业引进高级人才一般是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竞争力,如果企业内部的基本管理问题都没有解决,提升竞争力就无从谈起了。
建立机制,规避风险
引进职业经理人,存活与否,都要建立约束和退出机制,规避用人失误可能造成业务和法律风险。
在与职业经理人签订相应合同时最好请专业法律人士指导、参与,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