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家与巴非特的午餐


  中国投资家助推与巴非特午餐热

  股神巴菲特第11次午餐拍卖在北京时间2010年6月12日上午落下帷幕,一匿名竞拍者以262.6万美元的价格竞得明年和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再次刷新2008年由华人赵丹阳与段永平保持的211.01最高记录。回顾从2000年以来11次的竞拍,与巴非特午餐的竞价已从最初2000年的2.5万美元,上升到了200多万美元。

  华人对巴非特午餐竞价的跳跃式增长功不可没。2006年以前,历次拍卖与巴非特午餐最后的竟标价还都停留在36万美元之下,当年6月,当时中国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着名投资家段永平一举以60.01万美元的价格竞得与巴非特的午餐,二年之后的08年6月赤子之心中国成长投资基金创办人赵丹阳联手段永平,再次以211.01万元的价格将与巴非特午餐从60万左右的价格推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中国人段永平或赵丹阳大手笔竞得与巴非特的午餐,在网络都曾激起重多的置疑与批评之声。但是,当我们剥开二拉投资家与巴非特午餐的前因后果,以及对投资价值形态的变化,大家再来评估这午餐的效应。

  说起中国这二位投资家,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其都是巴非特之迷,都有被称为“中国的巴非特”,都遵循与践实巴非特的价值投资之路。也都是国际的资本投资家。特别是在与巴非特午餐之前都有着职业或投资业的疑问与困惑,而同样,在竞得午餐之后,在境界与事业都如拨得云开见月明。

  段永平一竞巴非特午餐——企业家价值归位

  段永平在困小霸王的经营与步步高的创建而成就自身的价值,2001年,段永平开始退居步步高幕后,于美国从事投资行业,其后在网易与UHAL大手笔的操作一举成名,从此,段永平有着“中国巴非特”的称号。

  2006年6月段永平竞得与巴非特午餐,其后,段永平不仅仅是在投资方面遵循着巴非特的价值之路,相信并追随巴非特。在社会价值上更是认同巴非特,从此,开始了其连续不断的慈善之举:

  2006年9月向母校浙江大学捐款3000万美元

  2008年5月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300万美元

  2009年12月向浙江大学捐款760万人民币

  2010年2月向人民大学捐款3000万美元

  不难看到,段永平的社会责任的激发,是在其事业与投资生涯取得成功后开始的,也是在竞得与巴非特午餐后开始的。

  段永平二竞巴非特午餐——熊市价值投资之路

  时隔二年段永平与赵丹阳再次联手,再次竞得与巴非特共餐。而当时,正是2008年正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并迅速漫延之时。对段永平这样的独立投资家来说,竞得与巴非特共餐,与巴非特在熊市投资价值上的英雄所见,显得尤为重要。

  再看段永平2008年6月后的投资,09年3月购入巴非特曾买过的且比巴便宜40%-50%的富国银行,又紧跟巴非特买入GE股票,10美元以下分批建仓买入,都是获益良多。

  赵丹阳职业困境竞拍巴非特午餐

  2008年6月赵丹阳与段永平一起以211.01万美元竞得与巴非特午餐。其实评价赵丹阳与巴非特午餐的价值倒要先从赵丹阳这职业经理人的成长故事说起。

  2003年,赵丹阳正式推出了“赤子之心中国成长基金” ,并于2004年 转战A股,于 2004年2月成立其首只A股私募基金“赤子之心(中国)”。在其后一年多时间内上证指数下跌700点。但赵丹阳的“赤子之心”在2004年获得累计加权收益率14.14%,2005年全年累计加权收益率达到22.06%,相比之下, 2005年公募基金全年收益率最高的也只不过17%左右。2006年,赵丹阳的赤子之心被布隆博格基金排行榜评选为2005年度中国表现最好的基金。

  赵丹阳的中国A股之战,开始成名,成为熊市中牛人,赵丹阳2006年曾撰文称,上证指数在未来3到5年内可以上涨3000点以上。事实正如赵丹阳所料,2006年到2007年,一年多时间上证指数便突破了3000点,其后一举突破6000点大关。

  但疯过头了的牛劲,远超赵丹阳当初所想,由于固有的思维,当大盘超过3000点时,已超出其对大盘的估值,在操作上开始变得以守为攻,以至于在这两年的超级大牛市中,赵丹阳这位“熊市牛人”成了“牛市熊人”。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中,“赤子之心”净值增幅均低于大盘。2007年,甚至仅仅只有48%的增幅。不仅如此,赵丹阳另外几只私募基金也全线跑输大盘与机构。

  而正当大批投资基金正磨刀霍霍,准备为大盘即将冲上一万点前进时,2008年一开始,赵丹阳宣布了清盘其旗下所有的私募基金。不过,正是因为败而退走,也就成就了赵丹阳 “败也潇何,成也潇何”,赵丹阳清盘私募之后的2008年,正是中国A股开始极度大跌之时,大批动则下跌90%的股票成为最恐怖的投资杀手。

  赵丹阳逃过此劫,让那此曾经对其清盘之举嗤之以鼻之人对他树起大拇指。

  不过,“熊市牛人”与“牛市熊人的”帽子依然套在赵丹阳头上。 2008之后,是熊是牛,在认识上如何把握,对赵丹阳显得太重要,其需要答案。

  从信件中找寻赵丹阳竞拍巴非特午餐前后的变化

  08年6月赵丹阳竞得与巴非特午餐,之后,09年初赵丹阳就在给投资者的一封信中一改其对市场熊市论的判断,认为熊市已见底,投资机会已显现。

  我们先且从08年前与08年后其与投资者信中格式及要素的变化,来探寻与巴非特午餐的价值效应及投资理念的转换。

  07年末给投资者的信,仅仅谈及过去的辉煌与价值投资最基本理论的小结。

  08年末给投资者的信,开始从宏观基本面角度与历史层面找寻投资的机遇与答案,对未来市场的判断与决策信心倍增,其坦言,“到2008年底,我们已经找到了大部分答案,对于其他仍然困惑的部分,我们期待09年和投资大师巴菲特相遇时,得到求证。我们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完善我们的投资理论体系。”

  09年末给投资者的信,依然从宏观与历史角度分析,得到201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与投资策略,其投资方向为,“在未来十到二十年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企业,投资的本质就是分配资本,我们把资本分配给最有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率的企业”

  虽然中国两位投资者与巴非特的午餐都是在第二年才举行,但是在竞得午餐前与正式午餐之间就已开始先知先觉,让我们不得不试着这样去理解。在竞得与巴非特的午餐时,虽未会面,但是交流沟通却有可能已经开始。

  能与竞得与巴非特的午餐,算得上一种个人营销,虽然大手笔一或千金,但终是慈善之举,问心了然,而获得一种与世界投资大师沟通与投资战略性的交谈,这种理论的升华却是平常财富积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

  用二位华人的话说,就是太值了。因为值得,价格才一路走高。因为不仅仅只是新鲜,段永平才会于2008年再次手出,势在必得竞得与巴非特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