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新闻办21日发布消息:针对媒体报道“山西女商人变身副县长,被指15年吃空饷”一事,吕梁市委高度重视,已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吕梁市将根据调查情况,依照有关规定认真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同时,吕梁市表示,欢迎媒体对吕梁市的工作给予监督。
山西女商人王辉,自1992年开始在京晋两地经商至2007年进入政界之间的15年间,在县民政局“从来不上班”却一直领着工资“吃空饷”, 去年6月当选为山西省文水县副县长的消息发出以后,顿时引发网络的广发热议,而对于当选为副县长,王辉则告诉记者:“都是我命好。当时正好有这个机会。去年文水出了个大事,县委书记、县长都被免了,县委没有女同志,政府这边也没有,而且还缺一个‘非党’的。我进政府,就是‘一顶二’。”
从来都不上班却能白白领取15年的工资,财源滚滚之后用四年时间变身干部、直升到正科并且“当选”副县长,表面上看来,女商人王辉的确“命好”。然而她这种颇具传奇色彩的命运却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在好奇、质疑、揣度、追问当中揭开了她离奇的人生迷局。
王辉,1970年生,1990年山西省行政管理学校毕业,之后进入文水县民政局工作。工作仅仅两年,即于1992年到北京经商,与丈夫王建中一起成立山西雪恩集团。经商15年后,于2007年底又进入文水县政界。第三年,即2010年4月,升任县政协副主席。第四年,即2011年6月,改任副县长。
一位与王辉相熟的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她的争议大一点,从不上班,回来却当了领导!”对于15年“不上班白拿工资”一事,文水县的三任民政局局长也都予以了证实。4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已是副县长身份的王辉这样解释1992-2007年间在民政局“不上班、吃空饷”的状况:“也不是每天不上班。那几年鼓励大家下乡多一些。有的下乡,有的下海。我不算下海,我下乡多。我每年都包着村。”
在文水县前政协主席王志刚的记忆中,王辉是在2005年前后回到文水发展的。此前她一直在北京经商,与丈夫王建中一起经营山西雪恩集团。而2007年是王辉由商界进入政界的关键一年。时任文水县民政局局长的陈越明回忆,就在这一年,县里让他推荐王辉做县政协副主席候选人,“让我给上报她已经是科级干部,但是她啥也不是,我不给她写。2007年底,她就通过县领导把人事关系从民政局办到开栅镇去了,我听说,她出去后很快就成了副科、正科级。”
时任县政协主席的王志刚证实了上述说法。4月11日,他告诉记者,那次选举只有王辉一个候选人,选举那天,“县委、县政府、县组织部、县纪检委,全部在那里,把场子里的人看得紧紧的,必须选王辉”。
到了2011年6月选副县长时,类似的场景再次出现。县政协常委朱丽彬说:“各乡镇的书记都兼着乡镇的人大主任,哪个区丢了票,出了问题,就把你免了。”王志刚也说:“文水是13个团,把乡镇书记叫去了。要不是那样,她根本选不上。”
综上可见,王辉“吃空饷”也好,由普通人员变身干部“当选”副县长也好,其实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她的“命好”也无非是“暗箱操作”、权力作祟的结果罢了。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实践公开选拔干部制度,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然而在很多地方,这种看似公开的人民群众参与的干部选拔,最初动议和最后决策的权力,还是掌握在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手中,实际上还是领导说了算。正是因为如此,干部只要做到对上级组织和领导负责,把上级组织和领导的“意思”落实好,也就万事大吉了,而至于是否是按规则、程序办事,是否对得起人民群众,反而不太重要。这便是女商人吃空饷还能“当选”副县长的主要原因。
更为令笔者感觉好笑的就是“吕梁市委高度重视,已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怪哉,提拔一个堂堂的副县级干部,原本是要经过层层推荐、层层考察、层层把关、层层审核的,而是否能够作为副县长候选人提名人进入选举程序,最终也是由市委表态并经批复后决定的。吕梁市委此时的“高度重视”说明了什么问题,他们又能“调查”出来一些什么问题呢?
女商人吃空饷当副县长并非真的命好,而是权力滥用的所演绎出来的一出闹剧。要消除此类事件的负面影响,就应坚决做到认认真真地把事情查清楚,敢于把幕后的黑手“挖出来”、把违规的当选者“放下来”,让拉票贿选的“赔进去”、让以权乱政的“掉下来”,清楚明白地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李吉明2012年4月22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