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 症状和体征


   虽然腰痛在人的一生中从20岁开始即已常见,但椎间盘病变及椎间盘突出在健康人中的高发期为30~40岁年龄段。大多数病人认为其腰腿病与创伤有关,但通常仔细询问病人可发现,在严重的腿痛发生前,病人已有几个月或几年的间断性腰病史。在大多数情况下,腰病的发作相对短暂,休息后疼痛缓解。疼痛常因用力、重复地弯腰、扭转或举重物而诱发,在有些病例中,不能问出诱发疼痛加重的因素。疼痛常开始于下腰部,向坐骨神经支配区域和臀部放散,疼痛可向下放散到大腿后侧,背及大腿后侧的这种疼痛,可由脊柱许多部位(包括椎小关节,前、后纵韧带,脊椎的骨膜等)的病变引起。另一方面,根性疼痛常放散至膝以下,分布于受累神经根的支配区。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史常为反复发作的下腰痛和臀部疼痛,短期休息后缓解。疼痛可由于弯腰而突然加重,表现为突然出现的比腰痛更为剧烈的腿痛。大多数的根性疼痛是由于椎间盘髓核组织突出压迫神经引起,表现为出现与腰痛的疼痛程度相当或比腰痛更严重(可见于许多病例)的腿痛。无论何时,当腿痛很轻而腰痛很明显时,作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就应非常慎重。由于椎间盘突出而产生的疼痛通常是间歇性的,活动时,特别是坐位时加重,休息后,特别是处于半福勒位(Semi-Fowler Position)时缓解,而劳累、打喷嚏、咳嗽时加重。如果疼痛形式奇怪,或是持续性的,那么就应怀疑椎间盘突出症之诊断是否正确。

  椎间盘突出的其他症状包括肌力减弱和感觉异常。大多数病人的肌力减弱是间歇性的,随活动而改变,且局限于受累神经根的支配区。感觉异常也不相同,且限定于所累神经根的支配区。当这些症状很广泛时,则一侧椎间盘单纯突出之诊断就值得怀疑。

  受累腿出现麻木、肌力减弱以及偶尔出现腹股沟区或睾丸的疼痛,可能与中央型或高位椎间盘突出有关。如果突出的椎间盘大或椎间盘突出的位置高,则可出现全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即双下肢的麻木、肌力减弱、肛门周围疼痛、会阴区麻木及扩约肌麻痹。病人大小便突然失禁时,应首先考虑此诊断。怀疑有马尾综合征或有急性中央型椎间盘突出时,诊断和冶疗应极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