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正确的交易逻辑——兼谈价值投资策略


      最近,从郭树清先生谈投资蓝筹开始,国内对于投资方法的讨论开始激烈起来,对于价值投资的分析也多起来了。这是好事。

      什么是价值投资,选择价值投资策略意味着交易者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投资程序,在中国价值投资是否应该成为正本清源的主流投资工具?这些问题,笔者尝试以一个多年股票做手的角度进行一些浅显的思考。

      简单地说,价值投资就是以公司内在价值为考量,选择投资标的进行投资的一种方法。由于价值投资者们注重公司内在价值研究,基本会忽略对外在交易价值的研究。在低市盈率和低净资产率的双低投资条件约束下,一个具有较好盈利状况的投资产品,在忽略外在交易价值波动带来的影响下,也就是假设外在交易价值为零(不交易就为零)的状况下,完成投资盈利的基础是公司的现金分红回报,并且,是一个跑赢银行利率和通胀率的现金回报,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价值投资者从开始做投资决策起,一定要考量时间因素,尤其是长期时间因素。故而,价值投资者,其实本质上是一个长期持股者,如巴菲特一样,通过时间复利带来巨大回报。

      于是,思考价值投资者的分析决策模式,有三个因素非常重要:首先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其次是公司的现金流量;其三是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前两者决定公司的资产状况和负债等,第三者决定公司经营者的投资约束,或者说公司的经营稳健性。在看似简单的投资模式下,要做到分析正确,决策正确,并非易事。这是后话。

      趋势交易,本质上是做外在交易价值的价差交易。由于现有的数学方法导入,以及标的物的价格表现运用几何图标法(所谓K线)标注,于是延伸出各种数学工具进行测试。技术工具的运用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最为重要。他们坚信着技术上的三个假设条件。于是,价格表现成为趋势交易者们最为关注,甚至是唯一关注的事情。时间约束上追逐更为短期。趋势交易,简单说就是价格博弈,就是一种对赌交易模式。趋势交易是零和博弈。这是现有中国最为主要的投资决策模式。但并非是一件容易操作的事情。涉及到的技术层面、心理层面、行为层面非常多。信息处理非常繁复。虽然被各类参与群体大量采用,但是失败者更甚。

      简单归纳一下,价值投资比较注重市场上的小众信息,趋势交易者比较注重大众信息。一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参与的时候都是在市场大众群体最不关注的时候进行买卖。也就是在市场低潮时期介入持有,在高潮时期退出离场。低潮到高潮的形成基本会按照经济运行的周期规律进行。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周期在12年左右。做到这种结构是很难的,难在人们没有足够的耐性。而巴菲特做到了,是因为他具有足够的耐性,加上积极的思维。这一点需要每一个行为模仿者们进行自我感悟。价值投资一定是一个小众投资模式。即便如成熟的美国市场,也是如此。因为小众,所以需要大智慧。也因此,世界唯一的巴菲特才具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

      今天中国的股市正在继续经历一种大的观念变革。但是,无论怎样变化,都不要出现东施效颦的做法。许多行为模式的成功不一定是一个普世的法则,他需要取决于投资者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股市技术和方法都容易模仿和复制,我们看得到的东西都容易被复制。但是,精髓在哪里?精髓恰恰在于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精髓一定在于我们自我的感悟。在面对每一次的参照和观念洗礼的时候,多多反省自我,找到自我存在的空间最为重要。无论你选择价值投资还是趋势交易,提高胜算,提高交易胜率才是最为重要的。还有一点,懂得适者生存更为重要。如果你冒险进入市场博弈,觉得难以生存就不要强撑。资本市场上的参与群体,基本都是精英阶层,智慧程度都不低。但是,决定成功的因素太多,智慧不是唯一选项。这一点,并不是选择价值投资或者趋势交易就可以决定的。

      舍得舍得,舍得之间,如何选择,其实没有定数。故而,价值投资的倡导者们,做好你自己就好了,不要再多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