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消费个人化 未来值得期待


  在过去一两年中,网络视频行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竞争过度,参与方太多。首先是内容市场,参与方太多意味着竞价购买者多,版权费用快速上涨,已经达到了非常不合理的高度。其次是广告销售市场,非理性竞争导致视频网站的价值,也就是广告单价被严重低估。优酷、土豆的合并,其实是使整个行业提高了集中度,提高了整个行业的议价能力,我为整个行业感到高兴。奇艺也会跟着受益。

  当然,合并之后的优酷、土豆也面对巨大的挑战,对于我们来讲,这种挑战就变为一种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谁做得好,策略正确,执行力强,就能获得成功。

  通常网名认为,中国的视频网站模仿自美国的YOUTUBE、HULU,也有人把爱奇艺称为中国的HULU.我一直不太同意所谓“拷贝”的观点。所谓的“拷贝”仅指复制基本的商业模式。对中国的视频网站而言,创新自诞生之日起就持续存在。以奇艺为例,在很短的时间后,我们再也不提所谓HULU模式了,这是因为奇艺在实践中离这个HULU模式越走越远。中国的市场环境与西方相比有很大差距,如市场分散、用户缺少为内容付费的习惯、过度竞争等。这些都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照搬国外的某种“模式”,必须进行创新。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中国的用户数量大,发展速度快。可以说,虽然我们现在的难度更大,但是动力更足。

  未来我认为最大的变化,将是受众看视频的方式发生变化。以前,人们看视频主要是在电视屏幕上,而且是以家庭为单位观看,视频消费习惯是家庭式的。但在未来,随着个人终端的普及,宽带技术的发展,从3.5英寸的手机到大一点的平板电脑、桌面电脑、大屏幕电视、投影仪,人们有了更多屏幕和场所来观看视频,视频消费将呈现以个人为单位的特征。这种用户行为习惯的变化,将深刻影响市场的变化。从内容制作到销售方式都会受影响。对中国的网络视频行业来说,要抓住这种变化的本质,去思考未来行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