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吐蕃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敦煌吐蕃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公元9世纪中期,吐蕃在敦煌和陇右地区的统治虽然随着吐蕃王朝灭亡而告结束,吐蕃王朝灭亡和分裂为小邦并退居高原。然而,吐蕃留给所统治地区的影响却又在敦煌及陇右地区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即公元9世纪中期至10世纪中期,吐蕃语言仍然是陇右广大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公共语言而被广泛运用,吐蕃赞普的形象在敦煌石窟中频频出现17。而这些历史现象与当时吐蕃在陇右广大地区的残余势力似无多大关系,似乎也未受到中原地区走马灯一样的改朝换代的干扰。

敦煌藏文文献中最著名的吐蕃历史文书中的赞普、相论的传记、世系表等,都是成书于吐蕃统治结束之后的文献。这就是说,在吐蕃王朝灭亡和统治结束后,敦煌还有用吐蕃文记录和整理、撰写吐蕃的历史的专门机构。敦煌藏文吐蕃历史文书是目前发现唯一详细而系统地记载吐蕃千年间从起源、强盛到衰落的历史过程的文献。但产生在敦煌这一点,就足以说明敦煌在吐蕃历史发展,特别是吐蕃文化史上的突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