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空间窥视


 

1、一个太阳能企业老总和员工的问答

    员工:我们的市场空间有多大?

    老总:想多大就多大。

    员工:我们企业能干多长?

老总:你去问太阳。

员工担心工作担心家庭生计,而老总回答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市场空间有多大?理论上讲凡是用常规能源的地方太阳能都可以用。企业能干多长?太阳还可以存在数亿年。因此对于上述两个问题,但凡现实主义的回答均会是自我设限。  

自从有人类就开始就对太阳能热进行利用,直至今日,人类对太阳能热利用的认识和使用仍在不断扩大其能力和范围,太阳能热利用是一个既古老又先进的认知,太阳能热利用事业既悠久且朝阳。

 

 

2、对太阳能热利用的辩证认知

    回顾上学时,在数学领域的认知会如下图所示:

我们会清晰的发现,从小学最初接触的正整数(自然数)开始,信息量和我们所能掌握的数学领域是在成倍的增长,整数分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层次越高,所掌握的范围就越大,而且是成倍领域扩大,让我们的知识量和数学认知也成倍扩大。

对与太阳能热利用而言,三十年前我们可以认为是太阳灶太阳房,二十年前我们可以认为是太阳能热水器,十年前我们可以认为是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等,而现在我们又在研究应用太阳能工业用热、太阳能热发电等。技术和产业已是轻舟已过万重山,而大多数人对其认知还只停留在小学水平,停留在对太阳能热利用的基础认知阶段,殊不知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应用已经扩增了N重领域并诞生了以几何级倍扩大的市场容量。

是时,太阳能热利用应该重新定义了。

 

3、太阳能热利用的三维空间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以产热标准结合产业使用领域划分为三维空间,即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太阳能热利用中温和太阳能热利用高温。

 

从产热标准上看,太阳能热利用产热温度0~80℃属于太阳能热利用低温;80~250℃属于太阳能热利用中温;250℃以上属于太阳能热利用高温。

从产业使用领域上看,太阳能热利用低温适用于热水领域,太阳能热利用中温适用于热能领域,太阳能热利用高温适用于热电领域。 

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市场产生的是热水,象征产品是太阳能热水器、商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工业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这是一个起步或基础市场,目前持续稳定地增长,市场容量以千亿元级计。民用商用为主,部分工用农用。替代标准煤为千万吨级,创造的环保效益为千亿元级。其主要价值集中民生领域。太阳能低温热利用是未来数年内行业继续重点经营的领域,低温应用正从形式单一进入“全面发展”的兴盛期。

在低温应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着手开发中温应用,这是行业拥有“更美好明天”的路径,也为行业“美好今天”注入无限活力和动力。太阳能热利用中温市场产生的是热能,其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各工业、商业、农业领域中的太阳能中温热利用系统,也包括民用的太阳能空调制冷。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中间发展阶段,也是太阳能热利用未来10~20年内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处在蓄势发展阶段,主要作用于工业节能,待普及后可达到替代标煤亿吨级,创造环保效益达万亿元。

太阳能热利用高温市场产生的是热电,主要作用于“政府”公共工程以及商业领域,是未来太阳能热利用的最高形式之一,也将成为替代社会能源的主要来源,太阳能热利用高温是太阳能热利用的种子市场,在未来可达到替代标煤十亿吨级,创造环保效益达十万亿元。

 

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三维空间对比

温度类型

温度

区间

产品类别

产品方式

市场特点

市场级别

客户群

替代标煤

环保效益

主要价值

低温

0~80

热水

单机+系统

基础市场

千亿元级

民用、商用、工用、农用

千万吨级

千亿元级

民生

中温

80~250

热能

系统

增量市场

万亿元级

工用、商用、农用

亿吨级

万亿元级

工业节能

高温

250℃以上

热电

热电场

种子市场

十万亿元级

“政府”公共、商用

十亿吨级

十万亿元级

国家能源替代

 

4、走近太阳能热利用低温空间

0~80℃的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就是被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太阳能热利用,是太阳能热利用应用领域的基础阶段,也是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基础市场,最常见的产品就是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系统。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发展迅速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低温产业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产业化的民族产业,目前处于持续增长时期,近10年来一直保持20%左右的均速增长。

年份

总产量

比上年增长(%

保有量

比上年增长(%

能源替代标煤

(万吨)

万㎡

MWth

万㎡

MWth

2001

820

5740

28

3200

22400

23

480

2002

1000

7000

22

4000

28000

25

600

2003

1200

8400

20

5000

35000

25

750

2004

1350

9450

12.5

6200

43400

24

930

2005

1500

10500

11.1

7500

52500

21

1125

2006

1800

12600

20

9000

63000

20

1352

2007

2300

16100

30

10800

75600

19.4-20

1620

2008

3100

21700

32.50

13600

95200

26

2040

2009

4200

29400

35.50

16000

120000

17.6

2400

2010

4900

34300

16.70

18500

129600

15.6

2775

2011

5760

40320

17.60

21740

152200

17.5

3260

 20012011年太阳能热利用发展数据

就我国而言,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市场处在持续增长时期。2007年市场销售额约320亿元人民币,2008年市场销售额430亿元,同比增长34.3%2010年市场销售额735亿元,增长20%2011年市场销售额达936亿元。预计到2015年“十二五”末,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低温产业销售额将超过2000亿元。

从应用领域上看,太阳能热利用低温随市场需求仍然在不断扩张,从最初的民用领域,已经拓展到商用和工用领域。从早期城市市场的选择性需求,到后来农村市场的刚性需求、城市市场升级型需求以及民居强制安装政策的实施,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发展呈现逐年急速上升的态势。

 

低温集中供热水工程市场潜力巨大

以城市住宅小区、学校、宾馆、饭店、洗浴中心、体育馆和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工程市场快速发展,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验收和统一管理,工程实行招标制度。工程市场总量逐年增加,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采暖工程初见成效

太阳能热水中温采暖建筑示范项目已在全国许多乡村和城镇进行,以北京平谷为代表太阳能热水采暖农户建筑取得了良好节能环保效益;在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拟建建筑供暖面积80000㎡的采暖系统、在天津新生态中学拟建建筑供暖面积18400㎡的太阳能采暖工程、在西藏华能发电有限公司藏木水电站拟建供暖面积19058㎡的采暖系统、在北京密云石城镇拟建供暖面积73270(农户:386)的太阳能采暖系统、在青海省玉树州灾区重建分户式太阳能热水及采暖工程将成为近几年太阳能采暖的代表性工程。太阳能采暖有巨大的发展市场,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三北地区应用前景广阔。

低温基础完备开始向中高温拓展

进入“十二五”,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发展同时迎来新的发展环境,随着太阳能热利用低温的农村市场不断由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扩展,农村市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村市场的需求量空间巨大,依然是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市场的重要部分,城市民用各小区太阳能热水器工程以及洋房别墅型太阳能热水系统也已经成为当下主流太阳能热利用低温产业的重要发展板块。

而商用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增长速度则在2010年后借助各地方政府的扶持及相关人士的重视开始急剧攀升,以学校、宾馆、饭店、医院、洗浴中心、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公共工程市场开始快速发展。

染织、养殖、化工、农业、食品等工业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开始起步,而工业大型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应用量的发展潜力将是民用、商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系统总值的数倍。

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工业型供热工程的应用也是太阳能热利用低温与中温之间的临界点,更高温度、更大市场的需求以及更广泛使用空间的潜力成为太阳能热利用中高温市场起步的动力。

以上太阳能低温市场估计将达数万亿元总量。而在此市场基础上再发展中温热利用市场,其空间可实现倍数级的提升。欲知太阳能热利用中温世界,请继续下读。

 

5、走近太阳能热利用中温空间

太阳能中温热利用为80250℃度。国外在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2006年年底,欧盟25个国家有85个太阳能工业应用项目。工业部门是最大的能量消耗者,约占全国总能耗的70%,其中50-70%为工业加工用热。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中温开始起步腾飞

太阳能热利用中温所涉及的范围同样包括民用和工用,民用方面如太阳能空调制冷等,当然中温的最大用武地还是在工业领域。

太阳能热利用中温系统的应用范围涉及到工业的各个方面,具有无限广阔的商业前景,在我国目前已处于起飞前夜,这也是人们普遍提到太阳能热利用只想到太阳能热水器的缘故。实际上发展好太阳能热利用中温将实现工业用热能很大程度上的成本降低,同时可借助太阳能热利用中温的应用开拓出新类型行业,并为其通向商业运行扫清障碍。太阳能中温热利用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采暖、空调、纺织、印染、造纸、橡胶、海水淡化等各种需要热水和热蒸汽的生产和生活领域。太阳能热利用中温技术已成为太阳能广泛应用的重要方向,正随着其发展改变着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格局,拓展太阳能热利用的领域,使其由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应用扩展到更大意义上的太阳能热能应用,并且更新了人们对太阳能热利用概念的认识。

太阳能中温系统的应用领域

工业利用领域

用途

热能形式

温度

食品加工

冲洗

水蒸气

80~150

玻璃加工

压平

空气

110-150

塑料加工

引发

快速分离

挤压

混合

蒸汽

蒸汽

蒸汽

蒸汽

130~150

150

150

150

木材加工

窖内烘干

空气

80~120

合成橡胶

引发

单体回收

干燥

蒸汽

蒸汽

蒸汽(空气)

130

130

130

纺织工业

漂洗

处理

干燥

蒸汽

蒸汽(空气)

80~100

80~30

80~140

公路建设

融化沥青

蒸汽

120~150

烟草行业

烘干 制丝

蒸汽

150-200℃

 

太阳能中温技术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领域,从低温热水的应用向提供热能的转化对于未来能源的分配比例起到巨大的冲击作用。作为目前来说,太阳能热利用中温是一个增量市场,正处在起步阶段,是一个量变的积攒过程,未来中温市场的开拓,开启的将是万亿级的市场,将实现对现在整个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的十倍级增长。

从目前太阳能热利用中温领域的发展来看,其拥有更高更细更精的技术,产业的门槛更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量的试验、攻关。也必须这样才能满足当下市场对太阳能热利用中温的巨大需求。

 

太阳能中温农业、工业热利用闪现曙光

工业热水、海水淡化等太阳能热利用示范项目及工程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印染和食品等行业。如浙江省绍兴某染织厂用5万㎡的太阳能集热系统为工厂供热水。佛山三水佳利纺织公司3000㎡太阳能热水系统日供热水300吨,用于工业过程和工业用热的余热。太阳能工业用热在各行业推广应用,热力能耗10%用太阳能中温加热替代,年产值巨大.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依托国家科技部“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课题《食品高效节能干燥新技术及装备开发》研发设计的混联式太阳能多功能果蔬干燥成套设备、生产型高效太阳能集热厢式果蔬干燥房、混联式太阳能农产品干燥塔,已成功在新疆、甘肃等地进行生产示范。适用于太阳能、农产品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或因依靠煤电等常规能源进行干燥加工而造成污染较重、成本较高的地区。可对果蔬、中药材等多种形状和种类的农副产品进行干燥加工,如可用来加工葡萄干、枸杞干、百合干、苹果干、豆角干、干枣、干蘑菇等。

       

中温应用并非太阳能热利用的终极梦想,太阳能高温热发电又是一幅更加辽阔的美景,市场空间又是着实的无法描述。可以与传统能源进入直接的发电对抗赛。而且比之太阳能光伏发电又有着环保的先天优势。看官如有兴趣,请继续下鉴。

 

6、走近太阳能热利用高温空间

太阳能热利用低温从最早的满足民用日常生活热水到商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再到工业用低温热水仍然在高速发展着,同时太阳能热利用中温与高温处在同时起步阶段,中温热能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工业生产中,高温热电领域也已开始进入专业性使用阶段。一旦太阳能热利用高温实现大规模使用,将为全球的节能减排带来实质性的飞跃,同时太阳能热利用高温产业将成为一个十亿级市场,所带来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无可估量,堪称巨无霸市场。

目前太阳能热利用高温做为一个种子市场正处在一个蓄势期,是行业乃至国家各相关部门都极其关注的重点。20104月内蒙古鄂尔多斯50MW槽式热发电项目开始招标,此项目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项目建成后,年可发电1.2亿度,实现产值1.8亿元。另据科技部“十二五”规划将在5年内建成1MW槽式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国华电集团也规划在甘肃建设4×50MW槽式发电站等。国家能源局规划计划在2015年之前建成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及关键部件设计与优化,在未来10年内,实现300MW超临界太阳能热电机组的商业应用。整个行业的横向来看,各个企业的研发进度各有不同,有的还在理论研究方面,有的已经进行实验室研发,有的已经进行生产研发,有的已经开始试验应用,各个企业不一而足,但从中不难看出太阳能热利用高温领域是太阳能热利用更值得期待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未来人类生存过程中最主要的能源。

 

  

7、当下太阳能热利用发展规模

低温基础完备发展稳定迅速

做为已经发展成熟的太阳能热利用低温领域而言,在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一是原材料——集热器——热水器产品产业链,二是制造——销售——市场服务产业链。2011年原材料3.3硼硅玻璃86万吨,全玻璃真空镀膜线就达2100余条,年产真空管4亿多支。       

市场销售额增长持续迅猛,出口额和出口国家持续增加,2011年出口150多个国家。

基本建成并完善了产业发展的保证体系,有日臻完善的国家标准、三个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和二个认证中心(质量和环保)。2012年太阳能热水器热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并执行。

具有较为成熟的产业化队伍,具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战略,精于市场和企业管理的企业家,一批具有实践经验和专门知识的各种专业人才,大批制造和安装服务的工人队伍。

产业不断升级,已培养出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其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完善了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具备相当的国际竞争力。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和名牌产品的制造水平、产量在行业内已具有引导性和带动性;产业链的整体建设也在不断完善,零配件配套企业的素质及产品水平在逐年提高,各方面软硬件可达到一流整机企业水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工业生产模式。

终端方面,基本形成具有现代化、商业化、规范化的市场营销体系,主要形式有代理商、专卖店、大商场等形式以及能源合同管理模式,经营各种太阳能热水器和大型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营销。

中高温初露锋芒蓄势待发

在太阳能热利用中高温方面,太阳能工农业热利用闪现曙光,中高温集热器及太阳能热发电科研工作和应用已展开。

早在2007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就对于发展中温技术提出了构想,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终于在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后,在中温全玻璃真空管上取得重大突破,稳定的应用运行温度达到150℃,试验温度超过180℃。

太阳能热利用中温技术的研发从无到有,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从中温全玻璃真空管研发成功,到热电系统出口土耳其,再到企业的的中温检测系统获得国家级认证,整个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中温市场化研发应用迅速发展。一些太阳能中高温应用的示范性项目也相继上马,整个太阳能热利用低中高温领域进入一个高速有效的发展时期。

                         

 

8、太阳能热利用发展趋势

 

目前看来,太阳能热利用应用范围最广、推广最有效、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主要是低温热水,如何扩大中高温技术的发展、普及中高温技术的应用是未来产业发展主要工作之一。

    结合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将呈现多点开花、细致专业的特点。太阳能热利用低温热水集成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推广;高效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技术将会受到企业重视和市场欢迎;分体式承压太阳能热水系统将在太阳能与建筑结合中得到更好的发挥和推广;太阳能热水采暖及辅助能源匹配技术将给太阳能热利用低温市场带来新的发展;太阳能热利用中高温集热技术将成为未来太阳能热利用发展的主要研究和发展应用方向;太阳房、太阳灶技术和产品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推广;太阳能热利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将有效的实现发展;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的热发电集热管和集热器关键技术将助推太阳能空调及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应用。

太阳能热利用低温热水方面,现有的太阳能热水技术和产品是整个产业的基础产品,其可靠性、配套性、系统性将会进一步提高,使太阳能热利用低温热水系统的产品水平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太阳能热利用中高温热能、热电方面,制冷和采暖将成为未来建筑业的热能利用重点,约占建筑能耗的55%60%,如果通过科技进步示范,推广应用太阳能采暖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目前太阳能空调使用的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空间极其巨大,要发展新型集热、储热技术,也要有制冷机的创新和进步,提高匹配性,促进应用。更主要的是扩大太阳能热水在工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即纺织、医药、食品等工业用热水和农副产品干燥用热水;开发中高温集热储热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高温集热技术等方面的产品是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罗振涛提出,产业正在实现四个方面的扩展。即由户用向工程化扩展,由生活热水向采暖和空调扩展,由民用向工农业生产应用扩展,由低温向中高温扩展。

据协会预测,2015年我国太阳能热应用将达到4亿平方米以上,相当于每年节电280000MWth,年可替代标准煤6000万吨,年可减排CO2129000万吨。太阳能热应用约占可再生能源10%2015年全国总能源消费按40亿吨标准煤计算,太阳热能约占总能源1.1%

“十二五”太阳能热利用

太阳能热利用节能占比

节能分项

4亿平方米

节煤4550万吨

比“十一五”提高138%

占“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节能贡献10%

“十二五”可再生能源节能贡献

4.6亿吨

占总的能源消费比例1.1%

2015年总能源消费40亿吨标煤

占全部太阳能贡献比90%

“十二五”太阳能利用节能5000万吨

 

需要说明的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三维空间并不是逐阶取代的三个阶段,而是在技术升级之后,同时扩展的三个市场。低温热水持续增长,在民生领域担当重任;中温热能高速增长,在工业节能上铁肩道义;高温蓄势待起,在国家能源替代上使命责无旁贷。

 

 

9、中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中国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可利用面积达96%以上,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气候学根据太阳能辐射在纬度间的差异,将世界分为四个气候带。我国处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与同纬度的美国类似,特别是西部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000小时以上,青藏高原和印度、巴基斯坦同为地球上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区,接近撒哈拉大沙漠。我国2/3以上地区的年日照大于2000小时,年均辐射量为5900MJ/m2,每年地表吸收太阳能相当于1.7万亿吨标准煤的能量。

 

名称

资源带号

指标kW·h/m2a

占国土面积

最丰富带

I

1750

17.4%

很丰富带

II

14001750

42.7%

较丰富带

III

10501400

36.2%

一般带

IV

1050

3.70%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区表

 

10、结语

太阳能热利用三维市场无孰轻孰重、厚此薄彼之分,低温热水市场当前风生水起,万亿元发展空间绝非某类家电可比。同时做为太阳能热利用长子,自出生之日起就承担了科普的使命,正是有了其市场开发期的科普和技术积累,才为中高温技术与市场应用铺奠了基石。而后者以更高阶的存在价值和技术应用,赋予了太阳能热利用以更丰富的内涵和更为巨大的容量。尤如三朵奇葩,在太阳下熠熠生辉。光耀当今,亦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之能量保障。太阳能热利用低温是行业的今天,中温是明天,高温是后天。低中高温全面综合立体发展是产业的未来。

回顾中国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历程,也凝聚着几代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从业者的智慧与汗水,从无到有,从诞生到高速发展,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从企业成长到产业体系,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已成为当下中国创造的代表之一,已经实现了中国创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制造的骄傲。世界太阳能热利用看中国,太阳能热利用科普教育及研发进步所开启的巨大市场空间,太阳能热利用中国工业化体系,太阳能热利用中国商业模式,为全球太阳能及可再生能源行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示范样本儿。

太阳能热利用产业,正可谓空间无限。

朝阳无限美,策马扬鞭正当时。

“造富阳光——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经济属性与经营战略探究”,且看另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