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降息,把房地产的热情又点燃了;房地产的调控又称为空调,变为事实;任大炮又胜利了,不知道大炮何时退役,房地产政策何时不再被批评、老百姓何时才能够对房价满意?
首先分析房价过高的问题。我们现在是网络时代,也就是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时代。特别是要购房、已经购房、炒房等的人,他们更首先是网络的写手或者是虚拟网络的受益人。房价过高,一方面是政府统计出来的房价,一方面是社会和网络炒作的房价。政府统计出来的房价大致是:上海大致是23000以下、北京22000以下、甚至是21500以下、广州市17500以下,这就是前年最高时期的均价。从这些数字可以推断出,10000~30000应该是主体房价。顶多就是出入个2、3百块钱。也远远与现在传说的北京4万块钱一个方、上海5万块钱一个方、深圳关内超过香港元朗农村房价4~5万一个方,广州接近4万一方。这些显然是网络的泡沫所致。
卖房的人总会自豪的、自信的告诉你:买了房,你就希望涨。这好像是卖房人总结出来的最有力的武器,这个心理说明了富有者、有房者的现实行动是什么?他们就是或隐或现的在炒作他买的房子:又涨了、多少钱一个方现在、将来好还有什么交通、规划等等诸如此类。而买不起房子的人,则是斗不过他们有房阶级,只能是越来越失望、越来越着急,最后,只能是跳出来,于是乎,房价成了社会问题,在于是乎,中央政府出手了。
更为可怕的是:事实并不是真实的事实,仿佛是虚拟的事实,于是乎,政策的调查和实际产生了偏差;于是乎,政策的力度过硬,造成了某些买不起房的人更加买不起房;而有房者,只不过是略有收敛;他们仍然认为他们的房价如此之高就是事实,他们仍然继续着他们有房的生活和虚拟宣传。
从广东这几年的情况来看,外来人口少了是铁的事实。相比十年前的深圳、广州,外来流动人口应该少了很多。想一想,十年前都能够住得下的深圳广州,怎么十年后就住不下来呢?难道这是年没有人盖房子、没有人买房子吗?显然不是。问题在于,人们想买房的欲望和不想一辈子没有房子、不想永远被社会抛离、和没有能力攀上有房阶级的各种复杂因素一起激发了没房人的烦恼和愤怒。再加上,一些房地产商的做法激怒了一些好不容易刚刚买房的人,这一些共同构成了房地产行业被调控的事实。
现在的时代进入了微博时代,微博草根辈出,也让社会烦恼;与此相同的是,房地产也因为微博时代的虚拟事实,成为了虚拟的泡沫资产,从而受到了社会的喊打;政府的打压、百姓的不满。
【版权所有】
虚拟时代、虚拟房价!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