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的十点思考
遂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姚昌华
根据市委《关于深入推进“解放思想促跨越”行动工程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 “6·25”重要讲话、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省委书记杜青林在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开幕和闭幕时的讲话、市委书记崔保华在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并结合参加组织部组织的招商引资干部苏州专题培训班学习的经验和省委推广的郫县经验,对我市如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努力推进遂宁跨越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现将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牢记招商引资的基本原理,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没有绝对的优势,只有落后的认识。任何优势都是相对的,任何地方都不能穷尽所有的优势,任何优势都通过人的努力得到培育,任何劣势都通过人的努力得到转化。正是由于各地不能穷尽所有优势资源,正是由于各地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所以需要在国内外进行优化配置资源,这导致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地区间的转移。而资本的流动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所以招商引资成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也是长三角快速发展的重要经验,更是郫县的新经验。因此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努力方向一是要培育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二是要引进别人的优势,通过优化配置,而产生新的竞争能力。
二、转变招商引资的基本观念,变招商为选商
最近全省在学习郫县经验。郫县创造的“平均3天签约一个项目,5天动工建设一项目,8天建成一个项目”的“358”速度被杜青林书记誉为“郫县速度”。但在创造速度奇迹的时候,郫县却严格进行选商。选商的重点产业是机械制造、特色食品饮料、印务包装、新型材料及与高新区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链配套产业等,选商的标准是“三有一无”(有市场需求、有经济效益、有就业容量和无污染)。实际上招商引资必然要受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等制约,所以任何时候的招商都应该是选商。只有通过执行好产业政策,通过选商避免上马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业项目,才能真正让招商引资成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做大优势产业链、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强大动力。有了选商的理念,我们才能避免饥不择食、急于求成、受骗上当。结合苏州的经验教训,建议招商引资考核不以到位资金为主,而以引进企业的生产效益为主。
三、建设好发展工业的载体,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
苏州现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各镇都有工业发展集中区。正是这些开发区形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载体,为苏州的招商引资提供了企业落地的条件、产业集聚的基础。我市在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要为工业园区的发展留足空间,要把有限的财力向工业园区建设倾斜,加快园区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好的园区条件吸引投资,让好的投资项目能够及时落地。
四、围绕产业配套,形成特色经济
为了形成聚集优势,苏州十分重视围绕主导产品,实行产业链招商,让相关的上下游产品就地配套。据介绍,苏州的领导亲自把笔记本电脑的所有零件一个个拆下来,认真分析苏州已有哪些能生产,还没有的零件的主要生产厂商是谁,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又提高了这些产品的区域竞争力。苏州产的光电鼠标、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已在世界上已有相当大的市场占有率。吴江县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积极做大做强板块经济,形成了丝绸纺织、电缆光缆、电子资讯三大支柱产业和“一镇一业”的区域板块经济。目前已形成松陵镇的IT产业、盛泽丝绸纺织、七都光电缆、菀坪缝纫机、横扇羊毛衫、金家坝彩钢板等经济板块,被评为全国新六大绸都之一,横扇镇被评为江苏省羊毛衫名镇,光电缆产业基地被列为江苏省五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之一。而我市的园区特色还不够鲜明,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聚集优势还不够明显,竞争能力还不够强大。遂宁作为“巴蜀枢纽、成渝之心”,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特别是成都、重庆被国家确实为综合改革的试点区,更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现追赶跨越发展。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的时期,我们必须优先发展好工业,必须选择第二产业作为我们的突破口,要根据我市的优势,重点发展纺织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积极发展化工、机电、医药、电子等产业。旅游业也应积极发展,但我们的定位不能定位于成渝后花园,因为苏州人民正是摆脱了上海后花园的定位,才获得了加快发展的空间。
五、坚持利益导向,实现合作共赢
外商要来投资核心是为了利益,创造让投资者能获得满意回报是留住客商的关键,也是以商引商的前提。同时,要很好地思考政府招商引资究竟为了什么,究竟得到了什么?政府要吸引外商也是为了利益,要能真正促进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提高财政收入。如何平衡双方的利益是招商引资成功的关键,也是招商引资是否能真正推动各地发展的关键。苏州在招商引资中,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精心准备,艰苦谈判,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不搞低成本恶性竞争,真正让引进外资达到了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苏州也在反思主要引进外资所造成的“只长骨头不长肉”的现象——外资虽然带来了GDP的快速增长,但由于税收优惠、再加上出口退税,导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利润都是外商的导致职工人均收入偏低。所以现在苏州也在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郫县坚持招商引资的基本要求,按照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项目投资强度、投资额度、建设进度与土地价格、规费收取、税收优惠等政策挂钩,促进企业尽快开工建设、尽快建成投产。对不属于行政性服务原因而不按约定动工建设,或建而不产、多征少建的项目,采取取消报建规费优惠、减少税收优惠年限、提高地价、收回土地等措施,有郊地促进了项目建设和投产。所以我们必须合理确实优惠政策的幅度,认真考核投入产出,在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将减少资源成本、政策成本、环境成本的付出作为招商作为努力的方向。
六、培育招商引资的亲商理念,营造安商、惠商、亲商的环境
安商就是社会的安定性,保证投资者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这两者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事,当年苏州就是靠良好的治安环境吸引了在具有良好区位优势的珠三角投资的台商前来投资;惠商就是政策的优惠性,能否取得投资报酬的最大化,除投资者的因素外,政策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苏州一方面努力争取全面享受国家对外开放的种种优惠政策,同时在地方政府自己可灵活掌握的土地价格、收费减免上与其他地区进行竞争;亲商主要体现在行政的效率性,办事是否方便快捷,要让投资者感受到办事像亲人一样的方便快捷。苏州通过建立“三个体系、三个中心和一个通道”(审批阶段的一条龙服务体系,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阶段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协作配套服务中心;投产阶段的经常性服务体系,投诉中心。还建立了一个通道——企业家沙龙,定期听取企业家的意见,现场解决企业家的问题,限期解决企业遇到的难题。)形成完善的组织保障。
七、履行经济发展的政府责任,调控、服务、监管一个也不能少
只有搞好规划调控,才能形成比较优势,吸引产业集聚;只有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才能降低投资商的成本;只有依法履行好政府的监管职能,才能避免无锡太湖蓝藻事件、山西残害农民工事件等类似违反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的问题发生。
八、提高招商引资的风险意识,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防止被诈骗
苏州大学的教授专门强调,由于各地大量的招商引资需要,所以出现了很多专门从事招商引资的骗子,集中在北京、深圳等地,从骗吃骗喝到骗取钱财、骗取企业。同时在招商引资中广泛存在投资者资金不到位,项目建不起来;实物和无形资产投资有意高估,侵占当地利益;利用内部定价转移利润;项目半途而废;要求政府下属企业为客商担保等风险。需要有专业人才多加防范。
九、处理好园区建设中的农民问题,合理确定对农民土地的补偿机制
苏州经历了三个阶段,先是一次性补偿,这不能解决养老等长远问题;1998年开始进行城乡统筹,实行固定补偿加浮动补偿,政府帮农民形成口粮基金、养老基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并根据物价水平和土地溢价浮动,细水长流,这解决了较低水平的长远保障;2003年开始尝试土地使用权入股,昆山市实行“人人都有股权、人人都有技能、人人都有物业”,通过股权收入、工资收入、房租收入,保证失地农民富裕。只有保证了失地农民生活能够能够富裕,才能为顺利地推进工业化的城市化提供稳定的基础与和谐的环境。
十、正确处理好引进资金和本地资金的关系,首先留住本地资金
要对本地投资与引进资金同样待遇,避免“招来女婿气走儿”。如果本地的资金都留不住,外地的资金也一定引不来。要对本地投资实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优惠政策,加强创业培训,促进本地投资。
总之,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搞好统筹协调,真正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办事,真正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市招商引资的实效,通过招商引资促进我市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我市按照又好又快的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2007-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