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新药研发突破属于东方


  中国社会处于健康消费黄金增长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人类的疾病谱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个是慢性病,一个是生活方式和相关方面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谱的改变,相适应的医学模式和医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从治疗疾病为主的生物医学,向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相结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化。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状态中的管理和维护。

  现在,中国迎来了大健康的良好机遇与挑战。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以及奥运会以后的推动因素的作用,使中国的社会处于健康消费黄金增长时期,当然也面临着迎接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要谈健康产业,我们必须看国家的总体发展,一个是经济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生活资料极大的丰富。2007年,国内总产值达到24.66万亿元,全国财政收入5.13万亿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至1479万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跨越饥寒型、温饱型和小康型三个阶段,越来越多的居民进入了宽裕型、富足型阶段。第二,人口城市化的水平。2007年,全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5.9亿,城市化的水平达到了44.9%,未来三四年当中,我们的城市化率将超过50%,城镇的人口增加,必将拉动消费总量的增长。民生的问题由过去的温饱问题已经延伸到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2007年覆盖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在全国农村建立了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3400万农村居民纳入了财政医保的范围之内。2008年我国财政拿出832亿支持农村卫生事业,再加上新农合的全面推进。

  在“后奥运时代”,商机也将显现。我们国家老龄化大概有三个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一个快速老龄化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10年到2050年是一个加速老龄化的阶段,这个期间,大体进入60岁的老龄化人有4亿多,80岁的人口有将近一亿人。第三个阶段就是我们2050年到2100年,重度老龄化的阶段。老龄化引发的疾病变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我国的老龄化特点是阶段性的发展速度快,基数大,区间不平衡。老龄化对医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现在提倡大健康可以推迟老龄化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关键在于我们应对老龄化的态度和策略,如果不及时应对,消极等待,将造成大批的老龄带病人群,严重影响我们社会和经济问题,如果我们积极应对,采取措施,可以减少带病人群,延长他们的寿命,把社会的消极因素变成社会的消费拉动力。

  讲大健康,应该从四个方面看:一个是从大健康的理念出发,第二个是要普及大健康的教育体系,第三个是要发展大健康的产业体系,第四个是要完善大健康的服务体系。要确立大健康的理念体系,一个是健康的价值观,第二个是健康的经济观,第三个是健康的社会观,再一个是人生观。健康是生命宝贵的资产,不只是个人的资产,也是社会的资产,健康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每个人的健康状态多少都是对社会负责的。看大健康教育体系,一个是学校的健康教育,一个是社会的健康教育,社会的健康教育要广泛性、持续性、科学性,再一个,健康教育的广泛和深度,这都是国家的文明的标志。大健康产业体系,产业体系要以治疗疾病,维护生命安全为目标的产业,比如说医疗设备、医疗卫生、制药产业。再一个就是研发新药,防治疾病。比如说我们的保健品,健康食品,包括我们的饮用水,水应该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面非常关注的,水比药重要,因为我们每天喝的有害的水都是导致疾病的,而且水是有生命的,水是有活性的,水在不同的环境当中他附载着不同的功能。第三是发展健康相关的产业,比如说环保和自然性的企业。

  再一个是完善大健康的服务体系,公共的健康服务体系,要全民参与,健康的专业服务体系,比如预防、预料、预警,包括专业查体。还有我们健康的金融体系,金融业要介入健康这个领域,比如健康保险,健康理财。我们面临的大健康时代的到来,我们要考虑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准备好了,我们每个家庭是不是准备好了,我们每个企业是不是准备好了,我们每个国家和社会是不是准备好了。因为我们现在13亿人口的问题,只不过从理念,从教育上全面实现大健康这个观念的转变,我们的企业供应的产品在哪里,有没有体系在供应,能不能符合多元化的要求。

 “大健康时代”的新药研发突破应该来源于中药和植物药

  大健康要求对疾病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比如亚健康人群进行预防和康复为主的,还有管理健康和维护,另外就是要研发针对性强的药物,比如说对慢性病、急性病等等。

 

 

  要研发安全、有效,能够满足各种疾病的药品。现代医药是以化合物为主的这样一种研发模式,化学药具有靶向明确,治疗突出,疗效确切,工业化、规模化很强的这样一个优势,但是化学药是一个漫长而复杂,风险极大的过程。从这个表上看,他是一个成功率非常低的一个时代。应该说化学药200年的历史是掌握在西方大国手里的。但严格地说,化学药为人类解决了很大的问题,比如抗生素,但很多化学药到现在也没把哪个疾病治好。我并不是说化学药不好,它的确为人类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这个不要误解。但化学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有重重困难,我们怎么办?中国怎么办,我们中国的中药新药研发如何走出去,我们还在跟着人家后边,弄的都没有钱跟了,我提倡我们一定要搞出我们中药的特点,我们也要更新,也要研发。应该转变观念,确定临床,以疾病演变过程和治疗原则来研究新药,寻求新药研发模式的突破口。

  下一个时代,新药研发的突破应该来源于东方,来源于中药和植物药。将中医药的原创思维与现代医药科技相结合,保持中药方剂配伍的规律和特点,开发中药创新药物,是我国新药开发的更快、更经济的途径。

  中药及其方剂是发现新药的资源宝库。中国传统医药,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和资源基础,根据个性化诊疗的知识积累,从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中药及其方剂,是开发中药新药的资源宝库。

  组分中药——中药创新的一种模式。组分中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遵循中药方剂的配伍理论与原则,由有效组分或有效部位配伍而成的现代中药。组分中药的药效物质基本明确,作用机理相对清楚,临床适应病证比较确切,而且有较强针对性,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适于产业化推广。

  组分中药的特点与优势是:以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的传统中药为基础;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适用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保护;有望以药品身份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组分中药的研究开发集成平台:包括了组分制备、组分信息系统、活性筛选、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等核心技术领域。利用有效组分,通过四个途径,开发创新药物:根据经典方剂配方,明确组分,使其配伍量化,确定标准,完善质量体系,研究新药;利用中药组分,重新筛选配方,优化工艺,研究新药;以单体化合物研究新药;从单体化合物中筛选配伍复方化合物,研究新药;通过四条途径,形成现代中药、化学中药、生物中药。

  目前,天士力集团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组分中药技术与工程研究,成立“天津市组分中药技术工程中心。目前已从 282 种药材及18 个中成药制剂中制备出 13000 个组分、250 个化合物,利用数字中药组分库,已开发出一批中药新药,共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已授权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