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在其微博上写道:历史上的今天1993/7/26,美国陆军上将李奇威(Matthew Bunker Ridgway)将军去世。将军西点出身,麦克亚瑟门生。1950年沃克中将因车祸丧生后,将军接替第8集团军的指挥权,并在1951年率军发动反攻。
按说关注什么样的人和事情,是个人自由,特别是如薛蛮子这样在投资领域以及公益舆论之中拥有令人仰慕的成就的老人,更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而且老人能在绝症状态下,依然保持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状态,实在是难得。不管是《蛮子文摘》还是《历史上的今天》,都给粉丝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角度以及宝贵的知识。
但老人家对于曾经在朝鲜战争中沾满中国人民志愿军鲜血的美军高级将领的逝世纪念日,字里行间表达出强烈的哀婉与叹息,甚至出现了“将军把第8集团军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并最终阻止了中国军队的攻势,南韩乃得存”之类明显带有亲美倾向性的文字。
薛蛮子老人家的文字着实让我们在瞠目于他的国际高度的视角的同时,也会对于毕他年纪稍长一些的人之中,那些志愿军以及那些为了抵抗侵略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以及那些曾经在侵略者的铁蹄下痛苦挣扎的普通民众,对于其立场和出发点有如何的态度与感受。
人的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相信薛蛮子老人家的亲美倾向,也不是朝夕之间就形成的;同时人都是会有作古的那一天的,我们也不能确定他的亲美倾向会跟随其入土而去,那么他的子孙将如何把其跟列祖列宗排到一起去呢?
一个人越是上了年纪,就越是会倾向于回顾与反思,力争找到自己与历史的结合点,甚至会倚老卖老,说一些惊世骇俗的话,做一些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
任何一个将军宰相,任何一个天子元首,任何一个在自己的领域有些建树的人,即使是在世俗社会的名伶,都值得我们记忆,但是我们记住哪些人,忘记哪些人。记住的那些人是用仇恨,还是用感恩。仇恨的力量与感恩的力量同样会传导。我们希望我们的力量带动什么样的力量?这却是个不小的问题。
除非我们把自己被充满的记忆抖落出来,重新排列,选择接受哪些丢弃哪些,选择传承哪些批判哪些。为自己站好队的同时,也将决定当世及后世的人会给自己什么样的“操行评语”进行盖棺定论。
或许贾春宝的担忧有点多余,被薛蛮子老人看到,非但不领情,或许在较真并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还会发生一些衍生事态。但想必老人家胸襟开阔,不会跟小字辈的计较。所以就斗胆多说几句。
人的一生,基本都是在保留与放弃,坚持与改变之间徘徊。
其实薛蛮子仅仅是一个被国际化的思潮彻底清洗了大脑,放弃了中国自我的价值观与民族情结,以美国式的价值观作为普世标准的中国草根精英的一个代表。就如林毅夫、郎咸平、茅于轼等等明星经济学家一样,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人无法自我决定父母祖先,无法自我决定出生的时间与地点,无法自我选择所拥有的天生性别与国籍,所能决定的只有在此一生之中,是否有必要改变,而当那种改变的决定不单纯是出自一时冲动,更理性到深思熟虑的程度,感性到难以抗拒的有强烈到程度。
对于那些落到我们头上的东西,我们决定是保留还是改变。传统让我们决定保留与坚持,创新让我们决定改变或者抛弃。抛弃的东西越多,就越会感觉轻装前进,而改变的东西越多,就越会感觉距离祖先的成法越远。相反,保留与坚持的东西越多,就越是会让我们感觉沉重。
因为任何一点防守阵线一旦被打开一点缺口,就将溃于蚁穴,所以坚持必须要彻底,抛弃一点就会有破坏性的惯性。更多的人会是倾向于用进攻来面对别人的进攻。如此不仅悦目,而且抓人眼球。
人总是需要记住一些,对一些人与事情尊重,在内心深处铭记,并在特定时间点上一支蜡烛,为其祭奠在天亡灵。关键是你把那些哀婉送给谁。
薛蛮子是已经过了耳顺之年的老人家,不会不懂得立场的重要性,否则就难以教育子孙走正路做好人了。
当然以薛蛮子为代表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有可能是抛开一切凡尘俗世的困扰,用一切手段来传播美式价值观,并让自己开心过好每一天。这当然也是值得尊重的选择,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了。这在国际眼光看未尝不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但从一个国家与民族自己的立场,却难免是助纣为虐的叛国者。
我们反对的是为了追求纯粹的国际学派的学术愤青,而丧失了自己的民族性,沦落成为民族虚无主义。
贾春宝
2012年7月28日星期六
电话:13269258122,(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