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嘉(温州)明代进士名录”中,校注“黄淮”一段


 
今(7.31 )晨,读及“光明人家”著永嘉(温州)明代进士名录”,现就以下内容作出校注:
 
cnzxydxIJ   http://blog.sina.com.cn/u/1340131340
[转载]永嘉(温州)明代进士名录    (2011-12-19 20:58:52)
 
原文地址:永嘉(温州)明代进士名录      作者:光明人家
永嘉(温州)明代进士名录                光明人家 2011-12-19
 
“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温州共考取进士143名,鼎甲4名,分别是文状元1名(正统戊午1438年周旋),武状元1名(万历二十六年戊戌即1598年王名世),榜眼2名(洪武二十一年戊辰即1388年卓敬、弘治九年丙辰即1496年王瓒)。
……
 
黄 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永嘉县(今鹿城区)人。洪武三十年二甲五名进士,授中书舍人。成祖朱棣即位,召对称旨,遂与解缙等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入直文渊阁。永乐元年(1403)秋,升翰林院编修,进侍讲。二年,主会试。朝议立太子,淮请立嫡以长。皇太子立,迁左庶子兼侍读。五年,进右春坊大学士。次年,与胡广、金幼孜、杨荣、杨士奇同受命辅导皇太孙③ 。七年,帝北巡,命淮和蹇义、金忠、杨士奇四人留守以辅太子监国。八年,帝征战在外,长沙李法良谋反,淮识破汉王朱高煦阴谋,力劝太子遣老将李〈彬平叛,得以成功。十一年,帝再北巡,淮仍留守以辅太子。十二年,帝征瓦剌还朝,太子遣淮等迎候稍迟,汉王朱高煦乘机诬陷,淮等东宫官属遂下诏狱,囚禁十年,日惟赋诗自遣,引咎责己,著《省愆集》2卷。二十二年八月,仁宗即位,淮因“从容调护”有功,立即释放复官,擢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仍入阁办事,丁母忧,乞终制,不许。洪熙元年(1425),进少保户部尚书兼大学士。仁宗死时,淮和杨士奇在危难中佐郑、襄二王监国,候太子来京,因忧危而吐血。宣德元年(1426),宣宗朱瞻基亲征朱高煦,命淮留守以佐二王监国。次年八月,因病致仕家居温州黄府巷二十余年。正统十四年(1449)六月卒,享年83岁,谥文简。淮历事〔五〕朝,功成不恋位。成祖赞其“论事如立高冈,无远不见”。《明史》本传赞其“性明果,达于治体”。遗著现存者有《介庵集》11卷。此外,永乐十四年(1416)曾和杨士奇合编《历代名臣奏议》三()五十卷。
                                                            
 
永陵注:
① 正统戊午1438,系“正统元年丙辰即1436”之误。
② 永乐元年(1403)秋,误。成祖即位改建文四年壬午(1402)仍为“洪武”作三十五年。八月初七任黄淮为“翰林院编修”。
③  辅导皇太孙,误。朱瞻基是永乐九年辛卯(1411)十一月,成祖在(南京)奉天殿立皇长孙瞻基为皇太孙。此处讲的是永乐六年之事情,所以称谓只能是“皇长孙”。
④ 〉衍误。《明史》本传:“命丰城侯李彬讨之”是何人将“李彬”改成“李大彬”的?该打屁屁!
⑤ 十二年,帝征瓦剌还朝,太子遣淮等迎候稍迟”,误。详《明实录》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三
大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三    永乐十二年秋七月壬申朔
○丙子(初五)驻跸禽胡山
  ○壬午(十一)驻跸清水源命都督金玉指挥张达等率将军校尉军士先还京师行粮有余者就令赍回兴和收贮备用
  ○己丑(十八)驻跸红桥 
  ○辛卯(二十)以马皆疲弱命丰城侯李彬成山侯王通率两京及直隶卫所各都司官军驻兴和休息……
  ○癸巳(廿二)驻跸宣府遣官祭宣府山川
○己亥(廿八)驻跸沙河 ○ 皇太子遣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指挥使杨义进迎鸾表至
    黄淮依然在南京与太子一起!而且不能说是“还朝”(南京),以“班师”为宜。
⑥ 家居温州黄府巷二十余年,误。温州黄府巷为黄淮子孙们居住,黄淮在茶山南柳寿徵庵生活近二十年。
⑦ “历事”,误。洪武进士,任中书舍人开始,历建文四年、永乐二十二年(十年在锦衣狱)、洪熙十个月、宣德初二十五个月,继三年三次入觐共十八个月在北京。是经历五朝帝王。
⑧ 《历代名臣奏议》三五十卷,误 。落掉“”字了。五十卷。成书之日为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黄淮入狱已经两年多了。
 
 
读昵称“光明人家”者,所永嘉(温州)明代进士名录中“黄淮”一段,从其讹误与1998年2月中华书局出版《温州市志》第609页“黄淮”条类同,推测是依据《温州市志》所著录。却有以上8处(包括周旋)讹误须要纠正!愿“光明人家”能针对修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