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缺乏稳定的工作,没有更高的收入来源,进城意味着选择风险。所以,光让农民进城还不行,还需要想方设法给他们创收和增收,这就涉及到工作岗位的提供问题。但就目前来看,城市是提供不了这么多就业岗位的。
乐观者认为,如果每年城镇化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年会有两千万农民进城。这就意味着,城市除了要解决现有的失业人群之外,还要消化几千万的新增就业者。要知道,城镇化本身是不能带来就业和消费的,只有经济、科技和实业生产本身的发展,才能带来就业,才能增加人们的福利,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城市,从而促进城镇化扩张,而不是因果倒置。
很显然,我们的发展目标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城镇化不是发展目标,而只是手段。在中国,只是想通过城镇化来达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加居民福利的目的。当然,这一轮城镇化还一个目的是应对危机,扩大内需,启动经济新一轮增长。但最终目的也应该是增进全民福利。
在这个发展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再来观察和反思这轮城镇化现象,就会发现有些地方误入了歧途,走反了方向。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借城镇化之名,大规模圈地建造楼房,以吸引农村稍微有点钱的人来购买房子。这次中央提出发展城镇化之后,房地产股应声而涨,二三线城市房价跟着上升,就是一个最好印证。
这种不以技术进步为基础,不以实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的城镇化,不是真正意义的城镇化,而是在进一步向农村吸血,把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财富进一步向城市和东部地区转移。这样的城镇化,将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与其发动大规模的城镇化运动,投入巨资建造那么多楼房,政府还不如多投入点钱,应用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之中去。同时,开放投资领域,激活民间创造力,疏通金融血脉,把更多的资源和资本引导到实业生产、科技创新、就业岗位创造上,以增进人们实际福利,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些事情做好了,拉动消费和城镇化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城镇化不能搞大跃进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