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泰电气二次上会获通过的舆情分析


  【事件回放】  

  中国证监会7月3日晚公布创业板发审委2012年第54次会议审核结果公告显示,丹东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泰电气”)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获通过。在此之前,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曾于2011年3月18日否决了欣泰电气的首次IPO申请,否决的原因是:2010年4月,欣泰电气收购辽宁欣泰股份有限公司66KV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业务相关资产,收购后该项业务收入大幅下降,同期辽宁欣泰出现经营亏损,对欣泰电气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舆情综述】

  1、媒体报道正负面舆情分析

  图1:欣泰电气正负面舆情分布图

  (注:数据来源于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时间:2012年1月30日至7月2日)

  据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如左图所示,在2012年1月30日至7月2日之间,有关欣泰电气的舆情信息在网络上合计出现63条。其中,正面舆情信息17条(占26.98%)、负面舆情信息21条(占33.33%),其他舆情信息25条(占36.98%)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媒体报道欣泰电气的舆情信息总量不多,结构也比较有利,负面舆情信息量的占比仅为33.33%,正面舆情信息和其他舆情信息能够对负面舆情信息进行有效的稀释。

  2、媒体报道正负面舆情趋势分析

  图2:欣泰电气正负面舆情趋势图

  (注:数据来源于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时间:2012年1月30至7月2日)

  据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如上图所示,在2012年1月30日至2012年7月2日之间,欣泰电气的负面舆情信息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峰值出现在6月13日(预披露后的第5个工作日),峰值水平为9条。正面舆情信息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6月29日(证监会6月28日晚间公布上会日期安排),峰值水平为10条。

  结合欣泰电气正负面舆情信息趋势图可以发现,负面舆情信息主要出现在预披露之后,正面舆情信息主要出现在证监会公布上会日期安排之后,欣泰电气上会前夕正面舆情信息量多于负面舆情信息,会前的舆情环境对欣泰电气较为有利。

  【舆情应对措施】

  据新股风向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显示,2012年1月30日至2012年7月2日,欣泰电气没有对媒体的有关质疑做出公开回应,媒体的相关报道也没有曾向公司求证的表述。

  欣泰电气作为一家二次上会的IPO企业,传统平面报刊针对欣泰电气此次IPO的质疑性报道较少,仅有《股市早8点》刊载了一篇题为《欣泰电气:原材料量价之谜》的质疑性报道,《上海证券报》刊载了一篇题为《欣泰电气IPO前夜二股东疯狂套现藏玄机》,其他报道均来自于财经网站。针对网络上出现的负面舆情信息,未监测到欣泰电气有采取过删除负面舆情信息的痕迹。

  【重大舆情回顾】

  6月11日,北青网载文《欣泰电气内控稀释 IPO未履行承诺将受处罚》称:“据招股书披露,辽宁欣泰持股较低存控制权被稀释的风险,将会造成管理失衡,阻碍公司的正常运行,从而影响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欣泰电气整体变更时各股东许下多项承诺,如果未来各股东未能履行承诺,将有可能受到有关部门的处罚。”该文的媒体转载量为4篇。

  6月12日,《上海证券报》发表题为《欣泰电气IPO前夜二股东疯狂套现藏玄机》的报道称:“如果前述王世忱确为同一人,其一方面与机器人存在业务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又曾是公司重要的流通股股东。在此背景下,双方交易的必要性及公允性值得怀疑。”该报道的媒体转载量为1篇。

  6月12日,《股市早8点》发表题为《欣泰电气:原材料量价之谜》的报道称:“经本报分析后发现,该公司披露的原材料消耗数量和成本结转价格均显示合理性,直指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非常值得关注。” 该报道的媒体转载量为1篇。

  6月13日,北青网载文《欣泰电气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上升 资产存被抵押风险》称:“报告期内欣泰电气公司的负债总额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公司的应收账款均维持较高水平,各期末占比分别为37.66%、32.02%和28.64%,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现逐年下降,不难排除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与此同时,公司以原值合计为9,673.96 万元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及相关土地使用权作为本公司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抵押物,若本公司不能及时偿还银行借款,上述资产可能会被执行偿还借款。”该报道的媒体转载量为3篇。

  【“新股风向标”点评】(略)